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大学生排球教学中实施量化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排球作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的重要项目之一,因其技巧性、集体性及隔网对抗性等特点,影响着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量化目标教学理论应用于排球普修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机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
国翠娟
机构地区
吉林省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7期210-210,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排球运动
量化目标教学
动机模式
分类号
TS952.32 [轻工技术与工程]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平,苏敏,张伟峰.
从学生主体角度论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课的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17-219.
被引量:17
2
许康成.
中学排球扣球教学及其课程目标达成的探讨[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6):114-117.
被引量:1
3
刘夫力,洪毅.
体育课程目标论析[J]
.体育学刊,2001,8(1):122-12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细谦,李名扬.
浅析体育课程的性质[J]
.体育师友,2000,23(2):27-28.
被引量:8
2
钟启权.现代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3
王伟伦.课程研究领域探索[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4
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6
1
陈燮轲.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83-385.
被引量:5
2
林光云,郭孝平.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之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B08):46-48.
3
王元华,高军.
试论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多元化趋势[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4):28-30.
被引量:2
4
陈■轲.
从“健康第一”思想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2):81-84.
被引量:3
5
陈淑英.
浅谈利用教学比赛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4):40-42.
被引量:7
6
张爱民.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论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151-154.
7
丁丰斌.
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50-51.
被引量:1
8
陶璋.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82-84.
被引量:1
9
张成明,马雷,李俊峰.
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71-673.
被引量:5
10
史立峰.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156-157.
同被引文献
1
1
于飞.
高校排球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240-24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张亚楠.
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实施量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研究[J]
.体育风尚,2018(8):259-259.
1
邓国会.
把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带进英语课堂[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09(12):24-24.
2
邓国会.
把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带进英语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1(8):121-121.
3
曹阳,顾问.
基于学习积极性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
.科教文汇,2016(18):31-33.
4
陈宝珠,任传录.
量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J]
.成才之路,2012(14):73-73.
5
左成平,李国强.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深化教学改革[J]
.株洲工学院学报,1994,8(1):75-79.
被引量:1
6
杨小红.
探析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
.新课程(小学),2015(9).
被引量:12
7
孙咏梅,李晶.
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160-163.
被引量:4
8
陈海芹.
论文化差异对学生管理的挑战[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4):13-13.
被引量:2
9
延辉,李小华.
第二语言习得动机模式研究述评[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06-109.
被引量:2
10
王明权.
论大学生厌学动机及其形成机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S1):92-96.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