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际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由外部威胁因素组成的系统,总体上可分为"硬"和"软"两个层次。"硬"的层次主要指由地理条件和物质性安全力量对比等硬性要素所形成的系统;软环境则是由他国对华政策、国际战略文化、国际安全制度等软性因素组成的系统,全球性主导大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性质是中国安全软环境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反恐协调和防扩散合作的需要,积极调整了对华政策,对华战略认知从"战略竞争对手"转变为"利益攸关方",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战略基础由此得以夯实,中国的安全软环境因而有了较大的改善。
作者 李永成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5-130,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9

二级参考文献34

  • 1刘靖华,牛军,姜毅.论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双重分析[J].欧洲研究,1997,18(4):4-25. 被引量:2
  • 2时殷弘.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与中国的对策[J].太平洋学报,2000,8(4):39-44. 被引量:9
  • 3Cyrus Vance, Hard Choices,"Critical Years in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Simon & Sehuster, 1983, p. 13. 被引量:1
  • 4Jimmy Kurl, "Ally or rival: Us - China relations under remarked," Washington Post, May, 8,2005, Page A01. 被引量:1
  • 5杨白宇.“中美关系新进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21日第一版. 被引量:1
  • 6谭晶晶..“拉姆斯菲尔德对中国军力发展表示理解”..http://news.sina.com.cn/e/2005—10—20/23287221443s.shtml,,.. 被引量:1
  • 7丁刚.“美国人看中国的眼光在变”.《环球时报》,2005年11月25日第四版. 被引量:1
  • 8Dan BaIz, " Hillary Clinton crafts centrist stance on war,"Washington Post, Dec. 12,2005, Page A01. 被引量:1
  • 9Jim VandeHei and Shalaigh Murray, "Democrats fear backlash at polls for antiwar remarks," Washingtott Past, Dec. 7, 2005, p. Ao1. 被引量:1
  • 10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1iP)翻译..佐利克讲话全文..http://www.e—economic.com/info/3589—1.htm,,..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