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作为一个"文化空间",是一个"小社会"。如何使保护区的建设既做到让文化遗产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又能在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功能和建设目标重新定位。既不能将保护区"封闭"起来,变成一个脱离时代的"文化隔离带",也不能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应该将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推动保护区文化、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保护区的任务有四项:一是保护与传承;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三是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文化产业;四是促进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将保护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模式。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10-17,共8页
Ethnic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