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死亡与永生——英诗Because I Could Stop for Death浅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了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Because I Could Stop for Death,旨在探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死亡与永生两大主题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对Because I Could Stop for Death诗歌中的意象构建,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的大胆选择,标点符号尤其是破折号的使用以及诗中多层次象征意义等都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作者
柳欣
机构地区
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8期251-251,共1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死亡
永生
意象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莉.
诗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的心理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76-77.
被引量:2
2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3
[美]狄金森(E·E·Dickinson) 著,江枫.狄金森诗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1]Tyson, Lois. Learning for a Diverse World [ M ]. New York: Rout ledge,2001.
被引量:1
2
[2]Freud,Sigmund.Interpretation of Dream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3
[3](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M].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1
1
冯辉.
诗人世界里的永恒——解读艾米莉·狄金森和莎士比亚诗歌里的死亡意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0(11):154-156.
同被引文献
10
1
胡月增.
狄金森与陶渊明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比较[J]
.中州学刊,2004(4):115-117.
被引量:4
2
郑晓江.
论陶渊明之生死观[J]
.中国哲学史,2002(1):95-104.
被引量:4
3
周平,张吉生.
论迪金森语言符号的表情手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6-8.
被引量:6
4
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被引量:2
5
刘晓晖.
狄金森与透视主义真理观[J]
.外国文学,2011(1):60-67.
被引量:6
6
阮敏桑.
“神圣之伤”:论狄金森诗歌中“死亡”的认知意义[J]
.外国文学,2011(1):68-75.
被引量:3
7
阙爱金.
Sty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6):10-11.
被引量:1
8
彭静.
穿越千年的精神对话——狄金森与陶渊明死亡诗之比较[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64-65.
被引量:1
9
袁玲玲.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J]
.九江师专学报,2003,22(2):17-20.
被引量:1
10
黄佳佳.
从《拟挽歌辞》看陶渊明的死亡观[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2-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晶.
豁达与哀婉的死亡观——以《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和《拟挽歌辞》其三为例[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98-102.
2
陈学勤,张令千.
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再定义——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9):35-36.
1
丁瓅.
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5(6Z):68-69.
2
阙爱金.
Sty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6):10-11.
被引量:1
3
郭晓菊.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候死亡》[J]
.现代企业教育,2009(8):134-135.
4
李丽波.
论美国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主题[J]
.宁夏社会科学,2005(5):151-153.
被引量:4
5
杨卫中,张楚.
草地上的阴影——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与永生[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4-46.
被引量:1
6
安吉密案[J]
.青春男女生(许愿草),2005,0(11):39-39.
7
李慧.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与永生主题诗歌的矛盾[J]
.文史博览(理论),2016(8):15-17.
被引量:1
8
王丹,蔡小福.
Nerer Stop Chasing Dream[J]
.中国体育,2014(4):38-41.
9
周健.
诗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的前景化解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5):236-237.
10
刘元,李亮.
On Emily Dickinson’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J]
.青春岁月,2012(8):68-68.
科教文汇
2009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