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纳米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前景作了综述。
基金
国防预研项目
参考文献4
1 林鸿溢,余卫武,武旭辉,何宇亮.纳米硅薄膜分形凝聚模型[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5,16(8):567-573. 被引量:11
2 林鸿溢.跨世纪新学科──纳米电子学[J] .电子学报,1995,23(2):59-64. 被引量:19
3 林鸿溢.a-Si:H簿膜的晶化与分形结构的形成[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30-434. 被引量:9
4 白春礼编著..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23.
二级参考文献34
1 林鸿溢.a-Si:H簿膜的晶化与分形结构的形成[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30-434. 被引量:9
2 侯建国,物理学报,1988年,37卷,1735页 被引量:1
3 黄立基,物理学报,1988年,37卷,1480页 被引量:1
4 黄均,Chin Phys Lett,1987年,8卷,361页 被引量:1
5 林鸿溢,材料研究学报,1987年,1卷,36页 被引量:1
6 林鸿溢,新技术与新工艺,1987年,2卷,2页 被引量:1
7 张人佶,物理学报,1986年,35卷,365页 被引量:1
8 林鸿溢,电子学报,1995年,23卷,2期,57页 被引量:1
9 林鸿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1卷,74页 被引量:1
10 何宇亮,Chin Phys Lett,1993年,10卷,9期,53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6
1 沈海军,史友进.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技术[J] .微纳电子技术,2004,41(6):14-19. 被引量:8
2 李星国.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 .纺织科学研究,2004,15(2):33-38. 被引量:4
3 林鸿溢.纳米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与国家安全[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2):53-58. 被引量:1
4 林鸿溢,武旭辉.纳米硅薄膜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J] .半导体技术,1995,11(5):54-56. 被引量:2
5 林鸿溢,余卫武,武旭辉,何宇亮.纳米硅薄膜分形凝聚模型[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5,16(8):567-573. 被引量:11
6 林鸿溢.分形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半导体中的应用(2)[J] .半导体杂志,1995,20(2):17-24.
7 文舸一.计算电磁学的进展与展望[J] .电子学报,1995,23(10):62-69. 被引量:12
8 孙前芳,李玲.分形在纳米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材料导报,2005,19(10):4-7. 被引量:4
9 林鸿溢.纳米科学技术的进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17(6):665-670. 被引量:5
10 林鸿溢,杨仕明,刘天庆,王越.从电子的发现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纪念汤姆逊发现电子一百周年[J] .今日电子,1997(12):77-79.
同被引文献30
1 周瑾,薛克兴.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的发展[J] .玻璃钢/复合材料,1994(2):40-44. 被引量:5
2 陈平,宋波.包覆Fe_2O_3超微粒复合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7,17(2):17-19. 被引量:3
3 [4]赵近芳.大学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4 钟华,李自力.隐身技术--军事高技术的"王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89~91. 被引量:1
5 Viau G,Ravel F and Acher P. Preparation and microwave characterization of spherical and monodisperse Co-Ni particles[J]. Appl. Phys,1994(4) . 被引量:1
6 Electro-Conducting Composite Film for Microwave Absorbent layers-Has Matrix 0btd from Film Forming Polymer and Conduct Polymer Filler, USP 5104580. 被引量:1
7 卢亮.隐身材料[M].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1999-09. 被引量:1
8 Microwave-Absorbing Ciral Composites-Is Chirality Essential or Accidental?. Applied Optics, 1992, 31,(30) :6403~6407. 被引量:1
9 梁百川.有源隐身技术研究[J] .上海航天,1997,14(3):12-16. 被引量:3
10 Akihiko Kondo,Hiroko Kamura,Ko Higashitani.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rmo-sensitive magnetic immunomicrospheres for antibody purification[J] 1994,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1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1 刘俊,陈希明,周平.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纳米科技[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z1):49-50. 被引量:1
2 杨青真,王红梅,常泽辉.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状况[J] .航天电子对抗,2004,33(6):55-58. 被引量:8
3 刘俊,陈希明.深化工科物理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31-33. 被引量:1
4 徐天才,何映平.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工程,2006,31(2):24-28. 被引量:2
5 杨筱莉,张丽.飞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J] .微处理机,2002,23(4):3-4.
二级引证文献12
1 马成勇,程海峰,唐耿平,谢炜.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7,21(1):126-128. 被引量:18
2 郝雷,刁训刚,顾宝霞,王天民.红外可见兼容隐身薄膜的制备与性能[J] .宇航材料工艺,2008,38(2):26-29. 被引量:4
3 左璐.飞行器隐身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8):320-320.
4 杜石明,钟武,田志峰,冯源,王飞.飞行器的隐身技术[J] .电子对抗,2010(5):38-42. 被引量:3
5 张存瑞.雷达/红外兼容型复合材料的机理分析及研究进展[J] .电子材料与电子技术,2012,39(1):8-12.
6 李振宇,蔡静,薛闵,雍奎刚,刘晓东,孙宏宇.磁性塑料的研发及应用进展[J] .塑料科技,2012,40(11):90-94. 被引量:1
7 王生钊,南春娟,陈兰莉.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大学物理应力如何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 .网友世界,2013(14):103-104.
8 杨旭恩.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16,43(16):296-297. 被引量:1
9 郭向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风,2017(8):52-53. 被引量:2
10 成来飞,莫然,殷小玮,张立同.吸波结构型陶瓷基复合材料[J] .硅酸盐学报,2017,45(12):1738-1747. 被引量:15
1 林鸿溢.纳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J] .科学(中文版),1996(1):71-73. 被引量:9
2 陈百万.纳米科技方兴未艾[J] .现代物理知识,2000,12(5):14-19. 被引量:4
3 薛增泉.纳米材料科学[J] .物理通报,1995(3):1-4. 被引量:1
4 李泉,曾广赋,席时权.纳米粒子[J] .化学通报,1995(6):29-34. 被引量:143
5 林鸿溢.纳米技术可能引导一次新的工业革命[J] .现代科学仪器,2003,20(3):35-36. 被引量:1
6 2009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通知(第二轮)[J] .微纳电子技术,2009,46(5):320-320.
7 2009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通知(第二轮)[J] .微纳电子技术,2009,46(4):256-256.
8 李申生.介观物理学的悄然兴起[J] .百科知识,2002(10):13-14. 被引量:1
9 杨仕清,张怀武.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J] .电子科技导报,1995(11):2-5. 被引量:7
10 张家亮.纳米材料科学对PCB工业的震撼[J] .印制电路信息,2001(3):3-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