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制衡机制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现状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为了让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三个关系:一是协调校长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试图转变当时学校单纯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行机构的状况,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协调校长与党支部的关系,试图转变当时学校名为集体领导,实际无人承担责任,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作为学校的责任人,并从法律上赋予相应的权力;三是协调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试图转变当时学校面临人事制度变革的艰难而被动的状况,赋予校长一定的决策和裁量权,
作者 张鹏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5,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熊禹和.校长负责制与责任追究简论.贵州民族报,2005—06—09(3). 被引量:1
  • 2戴林东.透视“校长负责制”.中国教育报,2004—07-20. 被引量:1
  • 3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上[M],1961:338页.
  • 4刘茗.外国中小学校长的权利有多大?美、法、英、德四国中小学校长权利比较,中国教育报,2004-07—06. 被引量:1
  • 5张志峰.教师视角观照校长负责制[N].中国教育报,2006-4-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