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图像、拟像与镜像——鲁迅启蒙意识中的视觉性 被引量: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视觉文化往往被纳入通俗文化范畴,与知识精英的启蒙意识有着巨大分野,作为现代启蒙文学代表作家的鲁迅却在文化实践中熔铸了对视觉文化的关注、思考并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性。连缀于鲁迅文化实践中的绘画、照相和电影三种视觉文化现象,恰好应和着20世纪中国视觉文化的演进路径,从阐释性的图像到机械模拟的拟像再到全景性反观的镜像。鲁迅不仅关注视觉现象,还重视视觉性的认知基础,强调"眼睛"机制的摆脱蒙昧、获得真知、达成理智成熟的人性状态的启蒙功能,在文学创作和文明批评中表达了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睁眼看世界"的启蒙要求。视觉性是鲁迅透视权力关系的切入点,成为理解启蒙叙事中的观看者和被看对象的关系基础,建构了启蒙文学的基本情节模式,提供了启蒙价值的反思机制。
作者 陈力君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叶世祥著..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01.
  • 2鲁迅.《漫谈“漫画”》,《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1
  • 3让·鲍德里亚《消失的技法》.载罗岗,顾铮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被引量:4
  • 4《鲁迅书信·360318致欧阳山、草明》,《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1
  • 5许广平.《记鲁迅先生的娱乐》,《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被引量:1
  • 6鲁迅.《“小童挡驾”》,《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1
  • 7鲁迅.《中国文坛上的鬼魅》.《鲁迅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被引量:4
  • 8鲁迅.《鲁迅书信·360318致欧阳山、草明》,《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1
  • 9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4
  • 10鲁迅.《略论中国人的脸》[A]..《鲁迅全集》第3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2页.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88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