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得返自然”——元散曲“自然”题材的文化取向和表现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然"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起自先秦,从"物质自然"和"心灵自然"两方面同时发展,在魏晋交汇,在唐宋定型。元代散曲主要受道家"物我泯一"和"尚自然"的影响,以其独特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结合的方式复兴了魏晋传统,给自然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今天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带来了深刻影响。
作者
云燕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元散曲
自然题材
文化取向
表现形式
分类号
K2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985.
2
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31.
被引量:11
3
张隆溪著..道与逻各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63.
4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5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被引量:17
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
被引量:8
7
蔡钟翔著..美在自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256.
8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478.
9
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山东:齐鲁书社.2002.
被引量:1
10
李昌集著..中国古代散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761.
共引文献
84
1
李祝喜.
论生存哲学视野中的王熙凤[J]
.湖北社会科学,2006(8):117-120.
2
靖珍.
试论《祝福》中祥林嫂的“物性”处境[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58-60.
3
吕杰.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大学教育,2007,23(2):106-109.
被引量:7
4
欧明俊.
“唐诗宋词”说评议[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38-144.
被引量:2
5
栗长江,梁文霞.
翻译:操纵与妥协[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251-255.
被引量:4
6
温玉霞.
《地狱的十个圈子》的时空内涵及其表现方式[J]
.外语教学,2007,28(6):59-62.
被引量:1
7
焦欣波.
暴力叙事与诗学批评——《平家物语》的暴力美学[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1):40-43.
被引量:2
8
张冬梅.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探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11):59-61.
被引量:2
9
戴冠青.
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1):30-32.
被引量:5
10
资云南.
陌生化与音乐化结合的浪漫主义诗歌——论《她走在美的光影里》的表现手法[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0-102.
被引量:1
1
蔡仲德.
陈寅恪论(上)[J]
.东方文化,2003(1):87-102.
被引量:3
2
罗检秋.
另一种文化传承[J]
.寻根,2000(1):58-64.
3
彭立峰.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对西方史学方法论的反思[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1):47-49.
4
汝艳红.
论张养浩的哀民散曲与儒家思想[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214-214.
5
丁永玲.
《唐鉴》与禁书试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04(6):71-73.
6
苏亦工.
朕即法律——从《贞观政要》对唐太宗的评价谈起[J]
.民主与科学,2008(1):58-61.
被引量:1
7
翁敏华.
元散曲里的元宵节[J]
.文史知识,2008(2):97-104.
8
田同旭.
论元好问对元散曲的开创之功[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63-67.
被引量:2
9
翁敏华.
元散曲里的元宵节[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6,0(2):19-23.
10
郑大华,哈艳.
论梁启超晚年的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及其疏离——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的分析[J]
.中州学刊,2005(5):173-177.
被引量: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