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与共情——构建当代人品德心理发展的两大机制
被引量:3
摘要
临危不救与寻衅滋事,堪为当今有目共睹的社会问题与道德现象。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上述问题作一微观透视,并认为自制与共情乃构建当代人品德心理发展的两大机制,进而对品德心理的培养问题作了若干思考。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1998年第2期9-14,共6页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参考文献1
-
1江光荣著..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400.
同被引文献11
-
1李幼穗.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2):28-32. 被引量:10
-
2Katja Koko& Lea Pulkkinen. Aggression in Childhood And Long- term Unemploy.ment in adulthood : A Cycle of Maladaption And Some Protective Fact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36.No. 4. 被引量:1
-
3Craig A. Anderson & Karen E . Dill .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Vol78. No.4. 被引量:1
-
4http://www. usat.day. com. 被引量:1
-
5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6
-
6张兴国.市场经济的道德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 被引量:1
-
7(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
8常若晗,肖海雁.共情、情绪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 被引量:1
-
9吕型伟.德育:21世纪教育的灵魂[J].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2):11-14. 被引量:9
-
10袁晓琳.霍夫曼移情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成功,2011(9):251-2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7
-
1李树,张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治策略[J].消费导刊,2010(6):226-226. 被引量:2
-
2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77-279. 被引量:154
-
3张颖.儿童攻击性行为及有效控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6-278. 被引量:2
-
4李清,王晓辰,程利国,郑日昌.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175-178. 被引量:16
-
5吴凡.如何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6):27-28.
-
6黄旺生.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若干重要关系的哲学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59-62.
-
7周波.初中生班级人际关系干预与问题行为的改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48-1250. 被引量:2
-
8曾莉.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内江科技,2009,30(8):22-23. 被引量:1
-
9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3):148-149. 被引量:13
-
10姚青琳.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干预[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236-237.
-
1汪丁丁.无神时代的道德[J].财经,2003,0(23):20-21.
-
2万明钢,李奈.侵犯性行为与性别差异的跨文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4):33-38. 被引量:4
-
3刘志军,高华.网络环境的儿童品德心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4):74-77. 被引量:1
-
4陈松,陈会昌.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2,21(1):19-24. 被引量:2
-
5渠东玲.儿童不良同伴关系成因及其干预[J].小学德育,2008(18):34-36. 被引量:1
-
6解登峰.道德情感:品德心理发展的融合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9):12-14. 被引量:1
-
7衣俊卿.论人的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透视[J].哲学研究,1991(9):11-16. 被引量:8
-
8张建新.中国佛教品德心理结构观及其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55-60.
-
9吴秀玲.宝贝打人的应对方法[J].幼儿教育导读(上半月),2009(8):12-13.
-
10章永生.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讨论会[J].心理科学通讯,1984,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