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环境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形成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体制问题及思想导向问题是制约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发展历程看,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瓶颈因素。
作者
叶岱夫
机构地区
惠州学院地理学系
出处
《今日科苑》
2009年第6期19-19,共1页
Modern Science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文化
珠江三角洲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叶岱夫.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
.地理研究,2001,20(3):307-314.
被引量:74
2
王缉慈编著..现代工业地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2.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蔡运龙.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J]
.人文地理,1998,13(2):11-17.
被引量:27
2
王铮.
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J]
.人文地理,1995,10(2):1-5.
被引量:24
3
牛文元.
理论地理学的内涵认知[J]
.地理研究,1988,7(1):1-11.
被引量:23
4
刘培哲.
可持续发展——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兼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3):13-18.
被引量:59
5
孙鸿烈.
寓资源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199-202.
被引量:7
6
林逢春,王华东.
区域PERE系统的通用自组织演化模型[J]
.环境科学学报,1995,15(4):488-496.
被引量:25
7
牛文元.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293-300.
被引量:34
8
赵士洞,王礼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3):288-292.
被引量:75
9
王黎明.
面向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J]
.地理研究,1997,16(2):38-44.
被引量:39
10
冯玉广,王华东.
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
.环境科学学报,1997,17(4):487-492.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73
1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59(z1):21-32.
被引量:86
2
赵健,魏成阶,黄丽芳,阎守邕.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海南岛的应用[J]
.地理研究,2001,20(6):723-730.
被引量:80
3
陈红,刘俊.
生态伦理与人地系统优化[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13-16.
被引量:1
4
刘成武,黄利民.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11-14.
被引量:43
5
周晓芳.
基于易经阴阳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J]
.地理研究,2015,34(2):225-233.
被引量:8
6
张邦花,李刚.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59-61.
被引量:10
7
王义民,乔慧.
论人地系统演替的动力机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317-321.
被引量:3
8
孟华,秦耀辰.
科学发展观的地理学透视[J]
.经济地理,2005,25(1):1-5.
被引量:7
9
乔家君.
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J]
.人文地理,2005,20(1):81-85.
被引量:22
10
叶岱夫.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J]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
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4
2
向清华,赵建吉.
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15-18.
被引量:13
3
王鹏,赵捷.
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产经评论,2010,1(6):14-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栋亮,陈宇山.
广东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践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24-2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冯南平,周元元,司家兰,陈思宇.
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及发展重点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6,30(9):80-87.
被引量:20
2
郑国雄.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9):15-17.
被引量:6
3
谷晓华.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9,0(12):15-17.
1
李政国.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J]
.经济师,2008(1):49-50.
被引量:3
2
王雅男.
建小康促和谐——浅谈群众文化产业化[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6):297-298.
3
王瑜.
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媒介泛商业化倾向[J]
.声屏世界,2013(5):59-60.
4
楼米阳.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浙江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9(25):74-74.
5
黄树辉,黄志忠(摄影).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第一镇”?[J]
.大经贸,2005(12):34-37.
6
孙发平,王兰英.
青海资源开发中的市场导向问题[J]
.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6):30-34.
7
刘国光.
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J]
.沿海经贸,1991(10):8-10.
8
常修泽.
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新华文摘,2010(15):32-34.
被引量:3
9
张凤清.
浅谈对台商投资的导向问题[J]
.国际经贸探索,1991,7(3):55-58.
10
陈丽瑛.
知识经济与台湾产业文化重塑[J]
.复印报刊资料(台、港、澳研究),2003(1):17-20.
今日科苑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