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抓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育形式上要以实验、实训和实习为主,教育内容上以动手实践为主,教育效果上以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抓手,是高职特色教育内涵发展的主线,是学生所学专业技术与企业所需生产技术的无缝对接,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
张元成
张洋
机构地区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2期129-129,共1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技能培养
实用人才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张雅丽.
采用工学结合方式 增强学生职业适应力[J]
.职业,2008,0(1X):55-55.
被引量:3
2
杨永兵,李家祥.
云南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56-59.
被引量:4
3
李汉斌.
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9-50.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2005年云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资料[Z].
被引量:1
2
云南年鉴2001[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2.
被引量:1
3
云南年鉴2002[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3.
被引量:1
4
云南年鉴2003[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4.
被引量:1
5
云南年鉴2004[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5.
被引量:1
6
云南年鉴2005[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6.
被引量:1
7
.云南年鉴2005(总第20卷)[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6.2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8
1
高华,丁慧琼.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浅思考[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63-65.
被引量:31
2
王建红.
高职房地产专业工学交替教学实施方案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71-174.
被引量:1
3
周庆玲,郭敏.
空调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49-52.
被引量:2
4
张树海,王彦辉,祁翠琴.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21):103-104.
被引量:14
5
王淑文.
机电类专业“2+1”工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5):120-123.
被引量:2
6
宣国萍.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1):20-22.
被引量:8
7
高华,杨静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4):62-64.
被引量:5
8
杨友田.
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究[J]
.药学教育,2007,23(6):22-24.
被引量:6
9
张国红.
金华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8(8):44-46.
被引量:2
10
吴同喜.
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反思与元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4):54-55.
同被引文献
8
1
程江平.
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40-42.
被引量:32
2
宋兴川,张志华.
工科类院校实习基地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技能培训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44-47.
被引量:8
3
李芹,谭辉平.
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58-59.
被引量:54
4
苗淑杰,康维新,李伟.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模式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7(9):215-217.
被引量:19
5
雷先明,向文江,蒋寿生,曾周亮,杨建华.
机械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机械职业教育,2008(12):37-39.
被引量:1
6
李晓芳,闫其顺,张元成,葛江文.
《机械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5):176-176.
被引量:5
7
许士群,黄志纯.
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12):63-65.
被引量:30
8
洪杰.
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J]
.职业,2011(36):60-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元成,葛江文,李晓芳,闫其顺.
对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198-199.
被引量:1
2
朱小鹤.
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办学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7(12):62-6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高琴.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钳工工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156-157.
被引量:2
2
吴松华,高敏.
新时期高职校企融合的发展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40-141.
被引量:2
3
冯红英,赵金涛.
“教导学做研”教学模式在非师范教育的应用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1(4):120-123.
被引量:2
1
邓振义,王云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专业标准的创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7):50-52.
被引量:7
2
黑龙江,袁向军.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
.职业技术,2011(12):8-10.
被引量:3
3
闵敏,马跃龙.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112-114.
被引量:16
4
马晓阳.
虚拟仪器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3):51-52.
被引量:12
5
徐海泉.
《电工基础》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J]
.考试周刊,2013(67):183-183.
6
袁勇.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共建联合示范实训中心——以武职PLC实训室建设为例[J]
.机械工程师,2014(12):83-84.
被引量:4
7
教育部:中国已遴选出70所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09-109.
8
刘小洲.
浅谈电教媒体在职教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2):214-214.
9
黄燕,林训超,张春林.
工学结合“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B03):36-38.
被引量:2
10
娄海滨.
中职数控专业“三实”技能教学模式探讨[J]
.中等职业教育,2006(04X):46-47.
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