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传热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目标。结合实践经验,从教材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建设、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和双语教学建设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和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将我校传热学课程建设成为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奠定了基础。
作者
周继军
张敏
施伟
刘立平
方恒和
机构地区
上海海洋大学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基金
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6700308)
关键词
传热学
教学改革
建设
分类号
TK124-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9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验选编 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4.
3
赵镇南编著..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18.
同被引文献
17
1
刘爱萍.
浅谈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2002(4):73-75.
被引量:10
2
刘彦丰,梁秀俊,高正阳,于淑梅.
关于传热学课程创新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02(4):79-80.
被引量:5
3
郭永辉,王子云.
关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18(2):69-70.
被引量:12
4
李雪梅,黄丽芳,李金成.
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石油教育,2004(4):63-65.
被引量:13
5
郑捷庆,邹锋,张军,罗惕乾.
CFD软件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19-121.
被引量:28
6
赵俊凤.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0-141.
被引量:12
7
李国威,崔俊奎.
基于FLUENT的流体力学教学课件素材制作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76-77.
被引量:7
8
何宏舟,郑捷庆,邹峥,李晖,刘建华.
提高“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3):73-76.
被引量:9
9
邓权威,刘欣华.
CFD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以传热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0):68-69.
被引量:5
10
罗清海,刘泽华,柳建祥,顾炜莉.
传热学课程中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5):139-14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杨新桦,李朝晖.
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J]
.科教导刊,2014(4):121-122.
2
帅永,夏新林,谈和平.
热环境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98-99.
3
向夏楠.
CFD软件在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7):21-22.
被引量:3
4
刘雅琳,崔海航,郭亚军.
传热学课程建设方案[J]
.中国冶金教育,2018,23(6):32-3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欣宇,杨晓宏,温彩凤,高虹,包道日娜,贾彦.
传热学思维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4):35-38.
被引量:3
2
兰海燕,张晓辉.
基于微知库平台的电力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及使用探索[J]
.科技资讯,2019,17(27):92-93.
被引量:1
3
金永丽.
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20(5):53-54.
4
吴世凤.
案例教学法在传热学课程中的应用与优化[J]
.教育教学论坛,2021(6):149-152.
被引量:9
5
任秀宏,郭思宇,谈莹莹,陈茜.
《传热学》课程线上教学思考与实践[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21,35(1):140-142.
被引量:4
6
赵丽娟,贾培英,杨贺绪.
Fluent软件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科技风,2021(23):16-17.
被引量:3
7
张喜东,王红艳,姚爱林.
CFD技术在应用型高校传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5):130-131.
1
柏静儒,王擎,贾春霞,胡思科.
传热学课程绪论部分教学方法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456-456.
2
张姝,支艳.
“传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
.大学教育,2015(3):118-119.
被引量:7
3
何宏舟,郑捷庆,邹峥,李晖,刘建华.
提高“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3):73-76.
被引量:9
4
李广华,李华彦,于静博,董丽娜,宋若冰.
“传热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5):139-140.
被引量:3
5
杨昆,王嘉冰.
“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热学教学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16,33(6):74-77.
被引量:9
6
施红,温华兵,唐春丽,冯国增.
“协同教学”及“教考分离”在传热学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J]
.价值工程,2015,34(36):242-243.
被引量:4
7
吴雪梅,潘艳秋,贺高红.
传热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化工高等教育,2005,22(4):67-68.
被引量:9
8
胡晓花.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传热学课程改革[J]
.德州学院学报,2013,29(4):8-11.
被引量:5
9
于娟.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2016(9):113-115.
被引量:2
10
施红,唐春丽,冯国增.
无纸化考试在传热学课程考试中的可行性分析[J]
.价值工程,2015,34(35):256-257.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