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伤认定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伤,即因工负伤,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而受到的伤害。工伤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各种因素,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具体的进行判断和认定。
作者
陶建军
机构地区
塔里木大学经管院
出处
《经济师》
2009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工伤认定
无过错原则
判断
分类号
D922.5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2.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王全兴,刘普生编著..劳动法学教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312.
2
王君南,陈微波编著.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3
崔巍,宋锦生.
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
.行政法学研究,2005(2):125-13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于浩,刘亦艾.
劳动者感染新冠肺炎认定工伤法律适用的困境与出路[J]
.法律方法,2020,26(2):429-446.
被引量:1
2
李雷.
一般工伤构成的要件探析[J]
.山东青年,2019,0(7):287-288.
3
周湖勇.
我国工伤认定程序改革的思考——基于社会法的视角[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0):40-44.
被引量:6
4
陆杨,刘浩.
工伤认定范围研究[J]
.甘肃农业,2006(3):82-82.
被引量:1
5
周湖勇.
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困境及出路[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27(7):82-85.
被引量:7
6
胡炳志,张颖.
论完善中国工伤认定制度[J]
.社会保障研究,2010(4):35-39.
7
宋杰.
对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6):78-79.
被引量:3
8
陈敏.
浅谈边缘化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J]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4):30-32.
9
李莉.
我国工伤救济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7):81-85.
10
陶一凡.
企业预防职工虚假工伤应对策略[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33(18):77-81.
同被引文献
10
1
郭学军,张海峰.
浅析工伤认定程序中存在的法律问题[J]
.西部法学评论,2007(5):56-58.
被引量:4
2
崔巍,宋锦生.
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
.行政法学研究,2005(2):125-130.
被引量:11
3
王建军.
工伤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冲突及消除[J]
.社会科学研究,2007(2):92-95.
被引量:24
4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09-07-24)[2009-09-06].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cazjgg/200907/20090700136637.shtml.
被引量:1
5
孙树函.工伤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被引量:1
6
周湖勇.
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困境及出路[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27(7):82-85.
被引量:7
7
刘彦博.
浅论工伤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4):93-94.
被引量:2
8
黄月华.
工伤认定的原则及标准探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40-44.
被引量:6
9
李爱玲.
论工伤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0(7):92-93.
被引量:4
10
陈维君,王权典,林培璇.
“过劳死”法律问题之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8(8):83-8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肖进成.
工伤认定应以劳动者权益为重——对《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思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1):38-42.
被引量:1
2
宋杰.
对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6):78-79.
被引量:3
3
孙加兴,张月林.
工伤保险认定中的复杂问题与解决策略[J]
.中外企业家,2013(6):188-189.
被引量:1
4
吴锡健.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之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0(21):276-2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朝.
对弹性工作时间人员“上下班途中”界定的探析[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1):126-128.
被引量:1
2
宁立林.
浅议新《工伤保险条例》的进步与缺陷[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6):136-139.
被引量:4
3
杨晓石.
上下班途中工伤法律制度探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267-268.
4
赵海荣.
落实工伤保险新条例,实现安全保障新跨越[J]
.中国城市经济,2011(27):305-305.
被引量:1
5
朱岚.
工伤保险认定中的复杂问题分析与解读[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170-171.
6
邵丽华.
高校教师工伤风险预防机制探析——北京高校教师工伤认定情况调查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3):72-73.
被引量:1
7
周敏娜.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20,29(8):76-77.
8
金英杰.
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的思考[J]
.中国劳动,2015(5X):54-60.
被引量:14
1
周长玲.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12-13.
被引量:1
2
王江松.
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角度解读“职工合法权益”[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12-16.
3
卷首语[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30(3):1-1.
4
郝旭波,李孝霖.
因工负伤后犯罪工伤待遇可否终止[J]
.中国社会保障,2003(7):67-67.
5
吴学智.
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59-60.
6
杨金华.
蔡连全的行为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J]
.驾驶天地,2000(10):60-61.
7
关景欣.
谈《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J]
.中国律师,2000(11):65-66.
8
朱翠玮.
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1):26-26.
9
本刊评论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4(4):1-1.
10
李聪.
试论雇员损害赔偿问题[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3X):168-168.
经济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