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庄子“真人”人格与学者的治学追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庄子》中的真人人格内涵非常丰富,其要义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求真知、通大道为己任;二是贵真诚、法自然的道德品格;三是启大美、任逍遥的生命姿态。发掘"真人"人格的思想精华,不仅对学者治学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而且应成为学者的知识理想与其治学的价值追求。
作者
禹旭才
李霞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庄子
道
诚
美
学者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李建华,侯力.
庄子自由本性的美学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58-61.
被引量:3
2
吕锡琛,邓小峰.
试论庄子理想人格在科学探索中的积极意义[J]
.现代大学教育,2002,18(3):77-80.
被引量:2
3
刘学.
庄子人生境界的美学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求索,2005(2):113-115.
被引量:3
4
赵秀娟.
试论《庄子》的理想人格[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71-76.
被引量:2
5
孙以昭,常森著..庄子散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227.
6
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19.
7
王媛.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理想人格[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134-13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唐坤.
道家绝圣弃智的无为境界新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02-103.
被引量:2
2
刘学.
庄子人生境界的美学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求索,2005(2):113-115.
被引量:3
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被引量:1
4
[5]庄子·骈拇[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5
[6]庄子·逍遥游[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6
[8]庄子·缮性[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7
[9]庄子·刻意[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8
[10]马恒君.庄子·盗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9
[14]庄子·天地[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10
[15]庄子·人间世[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王红,吴战洪.
《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0(1):1-17.
被引量:4
2
谭玉龙.
大陆近三十年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12-17.
3
苏葆荣.
“巴比伦塔”和“桃花源”——道·逻各斯 逍遥游·诗意地栖居[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35-36.
4
李建华,侯力.
庄子自由本性的美学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58-61.
被引量:3
5
蒋维跃.
庄子人生哲学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23(5):110-113.
被引量:2
6
郭戎戈.
自由心灵的避难所——在儒道互补中解读庄子的自由哲学[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10):239-240.
同被引文献
6
1
高柏园.《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被引量:1
2
郭庆藩.《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被引量:1
3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版.
被引量:1
4
史国良.
《庄子·逍遥游》篇大鹏形象新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08(4):105-108.
被引量:6
5
邓小明.
庄子之“道”释义[J]
.求索,2008(8):119-121.
被引量:5
6
朱哲,鹿丽萍.
有教无类 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J]
.伦理学研究,2009(5):75-8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周中兴.
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对《德充符》人物特征的把度[J]
.求索,2010(8):134-1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潘小玉.
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探析——以《德充符》为中心[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3):80-83.
2
张朵聪.
龙开胜书艺的精神体认[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7(2):59-61.
1
李钟麟.
论庄子“真人”人格的建构及其现代意义[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78-80.
被引量:2
2
李伟,王雅静.
孔孟理想人格与人本主义健康人格的比较分析[J]
.城市地理,2015,0(3X):269-269.
3
傅秋涛.
试论王船山与李卓吾哲学观之异同[J]
.船山学刊,2010(3):12-15.
4
刘璃薇.
漫舞云端[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09(7):132-133.
5
禹旭才.
庄子“真人”人格及其对高校学者的启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40-43.
被引量:3
6
庞天佑.
论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J]
.史学月刊,1999(4):35-40.
被引量:6
7
庞天佑.
理学与宋代考据学[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18(4):58-61.
被引量:1
8
于福存.
略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及其人格修养[J]
.齐鲁学刊,1999(4):51-53.
被引量:7
9
柴毅龙.
艾思奇早期思想的三种生命姿态[J]
.云南社会科学,2010(5):56-59.
10
周光庆.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4):96-101.
被引量:2
求索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