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孟理想人格与人本主义健康人格的比较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孔孟的理想人格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并为历史所肯定。本文将孔孟理想人格与西方人本主义健康人格进行了比较。从人格内涵、自我的观点、和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三个方面分析比较孔孟理想人格与人本主义健康人格的不同之处;从人性观和生存意义的角度阐述两者的相似之处。
作者
李伟
王雅静
机构地区
三亚学院
出处
《城市地理》
2015年第3X期269-269,共1页
City Geography
关键词
孔孟理想人格
人本主义健康人格
比较分析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刘德贵.孔子君子理念对道德人格养成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
被引量:1
2
庆格乐.孔子理想人格思想初探[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被引量:1
3
边应东.《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分析[D].河北大学2011
被引量:1
4
王颖.先秦儒道理想人格思想之比较及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被引量:1
5
杨泽波著.孟子与中国文化[M].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被引量:1
6
陈文倩.孟子人格修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
被引量:1
7
胡虹霞.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对理想人格的指导意义[J]
.呼兰师专学报,2002,18(1):10-11.
被引量:2
8
费延伟..孔子的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9
许波.
人本主义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1,21(1):3-8.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30-38.
被引量:22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7.
被引量:43
3
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2
4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172.
被引量:2
5
Moslow A H.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rinceton[M].NJ:No,rand,196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
1
顾素君.
建构范型对于人格培养的意义[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168-170.
2
周宏岩.
理工科大学生人格障碍问题分析[J]
.化工高等教育,2005,22(1):46-48.
3
陈近.
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当代道德人格建构[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76-80.
被引量:5
4
李化侠,付叶亮.
论仁爱思想对心理健康的调控[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67-70.
5
李太宇,曹鹏飞.
西方国家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64.
被引量:1
6
王挺,肖三蓉.
儒家人格观与弗洛伊德的人格观之比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35-38.
7
姚本先,吴凌燕,陈美爱.
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与整合[J]
.医学与哲学(A),2008,29(4):43-44.
被引量:4
8
刘柏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辨析[J]
.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6-38.
被引量:1
9
吴玉伟.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探索[J]
.社会心理科学,2012,27(6):9-12.
被引量:5
10
张雪婷.
荀子的“乡愿”思想[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1):54-55.
1
李钟麟.
论庄子“真人”人格的建构及其现代意义[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78-80.
被引量:2
2
于福存.
略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及其人格修养[J]
.齐鲁学刊,1999(4):51-53.
被引量:7
3
周光庆.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4):96-101.
被引量:2
4
李承贵.
孔子君子人格内涵及其现代价值[J]
.江西社会科学,1996,16(3):8-12.
被引量:4
5
莫静施.
社会工作与儒家思想的基本关联[J]
.广东民政,2009(11):43-43.
6
张德湘.
邓小平的道德人格内涵浅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4):108-110.
7
孙慧玲.
论孙中山的理想人格思想[J]
.学习与探索,1999(2):69-72.
8
曹智频.
孝文化的人格内涵探析[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37-39.
被引量:3
9
刘衍永.
论个体自觉能动性的人格内涵[J]
.求索,1999(1):74-75.
被引量:5
10
罗山.
论孟子孝治观念与舜孝子形象的确立[J]
.文艺评论,2015(12):81-85.
城市地理
2015年 第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