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构现代性:建国后十七年“国家文学”的意识聚焦——略论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形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渴望摆脱近代以来被动挨打和贫穷落后的困境,迈向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立新型国家的意识,不仅是确立现代性主体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它本身几乎就是现代性意识的唯一标记,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指向。就建国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而言,"十七年文学"是在国家意志的规约下对现代性的价值重构。
作者
黄健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135,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
现代性
价值重构
历史诉求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0,31页.
被引量:1
2
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文艺报,1953,(19):2-2.
被引量:7
3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 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00.
4
山东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刘白羽专集[M],1979:249.
5
柳青.《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J].文艺学习,1954,(5).
被引量:3
6
柳青.《毛泽东思想教导着我》,《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
被引量:3
7
易明善编..何其芳研究专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706.
8
郭开.《略谈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J].中国青年,1959,.
被引量:2
9
吴强.《<红日>修订本序言》,《红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页.
被引量:1
10
刘白羽.《创作我们时代的新散文》[J].上海文学,1963,:25-2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4
1
萨支山.
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J]
.文学评论,2001(3):117-124.
被引量:57
2
程光炜.
论50~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185-202.
被引量:6
3
余岱宗.
启蒙的困境:论当代文学知识分子叙述者[J]
.当代作家评论,2001(6):102-108.
4
朱德发.
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英雄理念”的反思与阐释[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1):42-50.
被引量:1
5
李震.
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32-43.
被引量:13
6
李怡.
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141-160.
被引量:6
7
袁盛勇.
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的复杂性[J]
.学术月刊,2006,38(2):104-106.
被引量:6
8
袁盛勇.
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124-141.
被引量:5
9
杜威·W.佛克马(著),聂友军(译),季进(译).
清规戒律与苏联影响——一九五六—一九六○年中国文学概观[J]
.当代作家评论,2007(1):133-142.
被引量:5
10
袁盛勇.
论周扬延安时期文艺思想的构成[J]
.文艺研究,2007(3):54-6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
1
苏琼.
性别的间离过程:“十七年”女性戏剧研究[J]
.戏剧艺术,2006(3):57-65.
被引量:2
2
[美]苏珊·S·兰瑟著.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2:17.
被引量:1
3
冯德英.关于"三花"的创作答读者,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359.
被引量:1
4
贺仲明.
转型的艰难与心灵的归化:“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认同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09(4):90-93.
被引量:4
5
傅元峰.
政治规避及其美学反抗:80年代文学的文化认同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09(4):93-97.
被引量:4
6
魏国英.
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4):35-4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何金梅.
母亲形象与新中国的性别文化建构——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4):75-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晁正蓉.
维吾尔族女性走向何方——当代维吾尔文情爱小说中女性形象探析[J]
.昌吉学院学报,2015(3):1-6.
2
阳海洪,邓娟.
论21世纪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亲形象[J]
.电影新作,2017(2):69-74.
被引量:1
3
景治强.
从文学作品看民族意识与城市现代化的博弈——以哈丽旦·伊斯热依力笔下的女性形象为例[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9):6-7.
1
王文胜.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感伤的革命英雄叙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2):83-87.
2
熊忠武.
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从一种视角对十七年文学演变的考察[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5-8.
3
王英琦.
价值重构五论[J]
.文学自由谈,2005(5):65-71.
被引量:1
4
熊忠武.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艺术风格述评[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0(6):6-10.
5
唐先田,陈友冰,岳毅平.
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重构[J]
.江淮论坛,2005(1):98-106.
被引量:4
6
李大博.
二人转《大西厢》对元杂剧《西厢记》的价值重构[J]
.戏剧文学,2016(3):145-151.
被引量:4
7
王朱杰.
“性爱化”的革命与“革命化”的性爱——从“左翼文学”到“十七年”文学性爱叙事的流变[J]
.山东社会科学,2009(11):48-53.
被引量:1
8
严昭柱.
评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成就[J]
.学习.研究.参考,2000(3):36-40.
9
王文胜.
现代性的选择与失落——对“十七年”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一种阐述[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45-149.
被引量:2
10
任晓楠.
在规训中“成长”——建国后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叙事策略[J]
.当代文坛,2008(2):73-75.
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