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四川宜宾方言中“得”的用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四川宜宾方言中的"得"字有六种用法:介词,表示处所或方位;助动词,表示能够、对客观情况的猜测、允许;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和将来实现;结构助词,连接补语;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时间副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作者
李莉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83-85,共3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宜宾方言
得
四川方言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张豫峰.
“得”字句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2000(2):23-28.
被引量:15
2
(日)志村良治著..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457页.
3
刘坚等编..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348.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孙银新.
“得”字兼语句新论[J]
.汉语学习,1998(1):32-34.
被引量:21
2
文炼.
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7(1):73-78.
被引量:12
3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4
许绍早.
略论補足语[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56,4(2):145-168.
被引量:4
5
王俊毅.
形容词带“得”字补语的考察[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2):74-76.
被引量:9
6
王还.
“得”后的补语[J]
.世界汉语教学,1991,5(1):1-2.
被引量:7
7
范晓.
V得句的“得”后成分[J]
.汉语学习,1992(6):5-8.
被引量:21
8
程克江.
论“他唱歌唱得好”的句式归属[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0(3):97-103.
被引量:2
9
秦礼君.
关于“动+宾+动_重+补”的结构形式[J]
.语言研究,1985,5(2):142-148.
被引量:14
10
李临定.
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J]
.汉语学习,1984(2):1-10.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14
1
董玲玲,严丽萍.
《史记》中的“得”考[J]
.文教资料,2008(24):38-39.
2
李亚丽,满江红.
“得”句中主语S的构成[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60-63.
被引量:1
3
邵宜.
赣语宜丰话“得”的研究[J]
.语文研究,2007(1):48-52.
被引量:10
4
王长武.
复动补充复句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6):135-137.
5
朱丽芳.
“得”的语法化过程在《朴事通》中的体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8):41-42.
被引量:3
6
朱其智.
“V/A得OC”结构中“得”具有致使义[J]
.汉语学习,2009(3):17-22.
被引量:11
7
蒋树青.
汉语主谓小句作“得”后补语句的结构语义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2):43-46.
8
欧茹萍.
现代汉语“得”字句研究综述[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76-78.
被引量:2
9
殷润林,徐梅.
四川自贡方言“得”字句的研究[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1):90-94.
被引量:1
10
陈燕.
浅析西昌方言的“得”[J]
.文教资料,2012(11):38-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9
1
徐阳春.
南昌话“得”字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9(4):106-110.
被引量:10
2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5
3
张大旗.
长沙话“得”字研究[J]
.方言,1985,7(1):46-63.
被引量:60
4
祝敏彻.
“得”字用法演变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8(S1):49-61.
被引量:19
5
杨象宁.
繁峙方言的助词“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5(1):15-18.
被引量:3
6
戴浩一,黄河.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
.当代语言学,1988(1):10-20.
被引量:456
7
周家筠.
成都话的“得”[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68-74.
被引量:5
8
江蓝生.
“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J]
.古汉语研究,1994(4):21-27.
被引量:36
9
范晓.
V得句的“得”后成分[J]
.汉语学习,1992(6):5-8.
被引量:21
10
田希诚,吴建生.
山西晋语区的助词“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3):46-5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陈燕.
浅析西昌方言的“得”[J]
.文教资料,2012(11):38-39.
被引量:2
2
陈跃.
都昌话中“得”的用法[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208-210.
3
毛文静.
论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的来源[J]
.语言研究,2018,38(4):64-72.
被引量:1
4
王怡瑶,王春玲.
四川方言“得”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9):68-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怡瑶,王春玲.
四川方言“得”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9):68-73.
被引量:3
2
阳繁,彭泽润.
湖南衡山方言“得”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J]
.铜仁学院学报,2021,23(6):110-123.
被引量:1
3
庞立雪.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中“得”的词性和词义研究综述[J]
.宿州学院学报,2023,38(2):50-54.
4
夏俐萍.
南方方言动后方所标记的类型及成因[J]
.方言,2023,45(3):268-279.
5
李翼飞.
从概念空间看衡阳方言“得”语义功能的不连续性[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32(5):5-8.
6
高嘉悦.
山西临县方言的“去”及其历史演变过程[J]
.现代语言学,2022,10(7):1498-1506.
1
宋红英.
谈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1):89-90.
被引量:25
2
李凤,杨卓颖.
外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理论的应用性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48-150.
被引量:6
3
尹红.
浅析音译词[J]
.才智,2011,0(9):170-170.
被引量:2
4
刘晓霞.
日语被动句的语用分析[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74-76.
被引量:3
5
石素文.
“ぁきらめる”与“やめる”[J]
.东北亚外语研究,1996(12):28-29.
6
郑军.
“不再”和“再不”的语义考察[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07-109.
被引量:6
7
孙佳莹.
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新尝试——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的结合运用[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0(1):46-48.
被引量:1
8
黄立安,姚岚.
构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
.成功,2007(2):165-165.
9
王霞.
“随便”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述宾短语演化的一般规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5):28-32.
被引量:8
10
高海萍.
Oughtto和Should[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3,20(2):41-4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