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3
-
1顾建民.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64-68. 被引量:14
-
2吴振一,刘颖,郑燕康,罗燕春,王孙禺.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5):60-63. 被引量:5
-
3解茂昭.从传统走向未来———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动向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60-64. 被引量:9
-
4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5-17. 被引量:27
-
5陈玉梅.略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J].高教研究与实践,1996,(2). 被引量:2
-
6华琼.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构架.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Economcis University,. 被引量:1
-
7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细则[S]. 被引量:1
-
8刘世恩 戴葵 王丽萍.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看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 被引量:3
-
9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1996, No. 88 被引量:1
-
10陈学飞.美、日、德、法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几个共性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7(4):94-10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周南平,张秀敏.综合素质视域下的国防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62-164. 被引量:1
-
2张冬胜.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人才的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01-102.
-
3王刘玉.军政训练应着重培养国防生“五种能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129-130. 被引量:1
-
4陈平,曾兴雯,赵韩强,赵东方.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4-6. 被引量:4
-
5戴超凡,聂海波,邓苏.关于军队工程硕士《决策支持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69-70. 被引量:2
-
6刘立强.国防生体育教学形式拓展探究[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1):86-87.
-
7冯怀义,盖宇仙.国防生培养教育模式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23-125.
-
8陈斯拉.浅谈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0(4):105-107. 被引量:4
-
9姜卓,原献学.海军国防生职业预期的心理研究[J].心理研究,2010,3(3):88-92. 被引量:2
-
10段采宇,陈超,余博超,余滨.军事需求工程学科方向规划与建设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54-56. 被引量:1
-
1蒋彦.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商情,2011(35):52-52.
-
2刘秀娟.试问自己:该不该读硕、博士[J].出版视野,2009(6):25-25.
-
3舒锋.本科毕业论文成“鸡肋”背后的误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0(3):60-61.
-
4黄志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论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23(2):80-82. 被引量:7
-
5彭开春.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浅谈[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2(10):35-35.
-
6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1,0(Z1):16-18. 被引量:1
-
7秦华俊,欧阳津,蒋福宾.以我校食品分析大赛为例浅议高校本科创新实验的开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36-137. 被引量:3
-
8张开鹏.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7):161-163. 被引量:8
-
9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65-66. 被引量:62
-
10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