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理念的建构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性问题目益突出,公共理念问题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当今世界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的目前实际情况,对什么是公共理念,为什么要建构公共理念,公共理念在中国的缺失及怎样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理念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既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李岩
机构地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出处
《科学决策》
2008年第10期18-19,共2页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关键词
公共
理念
和谐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30.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余华.
论公民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31-34.
被引量:1
2
顾肃.
重建中国公共哲学的反思与设想[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2):41-47.
被引量:6
3
郑杭生.
社会和谐与公共性[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16-18.
被引量:31
4
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1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t人民出版社,1972.32,17,40,35,72,49,25.
被引量:339
2
.论语.诸子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54..
被引量:1
3
.礼记[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14
4
上卷.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被引量:1
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开班式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05-02—20.
被引量:2
6
威尔·金里卡.当代公共哲学(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9.
被引量:1
7
罗尔斯.正义论59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8
杨通进.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J]
.道德与文明,2000(1):6-10.
被引量:67
共引文献
35
1
牛耀红.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重建——以西部农庄冯村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2).
2
黄桂荣.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政策的解读[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33-35.
3
曾正滋.
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16-21.
被引量:14
4
马士远.
《尚书·虞书》“克谐”思想摭谈[J]
.社会科学家,2005,20(4):48-51.
被引量:1
5
陆江兵,何峰,刘伟.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
.晋阳学刊,2006(1):20-23.
被引量:1
6
朱坤容.
国内公共哲学研究述评[J]
.哲学动态,2006(2):46-49.
7
林莉.
论政府治理视阈中和谐社会的整合机制[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2):92-96.
8
高乃云.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8-89.
被引量:2
9
张晓军,齐海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非营利组织[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6):12-15.
被引量:1
10
臧冬娅,郭安.
论社区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6):72-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王炎龙.
我国媒体公益传播研究分析[J]
.新闻界,2009(3):51-53.
被引量:30
2
王炎龙,林妮.
公益传播的“政府与媒体”角色及融合模式[J]
.新闻界,2009(5):32-33.
被引量:5
3
徐鸣,徐建军.
论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与新发展理念的耦合[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3):155-159.
被引量:11
4
高丽华,吕清远.
符号资本与符号权力:网络媒体投身社会公益的祛魅研究[J]
.新闻界,2017(7):58-6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胡仁春,李隽薇.
公益标语传播的价值传导与意义转换[J]
.当代传播,2018(6):56-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胡雨濛.
“防疫”标语的健康动员:话语策略、框架与权力结构[J]
.国际新闻界,2021,43(5):86-105.
被引量:16
2
高尚.
作为另类的传播实践:乡村环保标语的话语呈现与意义投射[J]
.视听,2019,0(12):205-206.
被引量:4
3
文宏,李风山.
公共危机情境中的标语口号:传播属性与话语建构[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6):53-60.
被引量:8
4
李江,陈习宇,刘春.
疫情宣传标语对公众劝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交短视频视角[J]
.信息系统学报,2022(2):101-113.
1
田慧武.
借鉴新公共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
.管理观察,2008(17):6-7.
2
崔会敏.
对新公共管理的理性思考[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46-49.
3
张劲松,金太军.
民主行政与民主执政[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7):9-12.
被引量:1
4
雷泓霈.
见义“智”为应成为社会公共理念[J]
.江淮法治,2013(16):21-21.
5
郑开锦.
和谐社会理念中公共服务的价值诉求[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57-59.
被引量:1
6
刘海廷.
论公共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27-29.
7
母艳君.
不能忽视的公共理念——构建为全体公众服务的公共交通[J]
.法制与社会,2008(11).
8
冯军.
提高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水平[J]
.党建研究,1993,0(8):25-27.
9
朱建春.
关爱女职工落到实处[J]
.兵团工运,2011(10):44-44.
10
克凡.
关于苏联出版的“外交史”[J]
.历史研究,1958(9):77-79.
科学决策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