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9期2493-2493,共1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二级参考文献7
1 王远杰,刘家瑞,魏蓉,李红梅,冯宁.MPT影响因素探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2):85-86. 被引量:1
2 马利平,张建国.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28(2):62-62. 被引量:10
3 李广华 钟彩霞.手工凝聚胺技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22-22. 被引量:2
4 Fisher G A.Use of the manual polybrene test is the routine hospital laboratory[J].Transfusion,1983,23(2):152-154. 被引量:1
5 Broadberry RE.Lin-Chu M.Chang FC.Manual polybrene the recommended method for pretransfusion testing in taiwan[M].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of ROC,1989:27. 被引量:1
6 胡宁克,向东.聚凝胺配血方法中技术要点的探讨[J] .陕西医学检验,2000,15(3):18-19. 被引量:9
7 赵修凤,尤崇革.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29(4):44-4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9
1 王晶吉.交叉配血试验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原因分析和去除方法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96-97. 被引量:5
2 方美丽.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4):224-224.
3 吴肖峰.交叉配血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11-12. 被引量:2
4 陈桂冰,张然,曾兰英.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29):42-43. 被引量:1
5 胡蓉蓉.临床疑难配血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13-114. 被引量:7
6 崔庆林,崔丽荣,崔丽娟,陈兰.MPT技术的应用与输血安全探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3):44-45. 被引量:2
7 许士民,玉芳,潘靖,徐晓艳.交叉配血技术分析与比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20-122. 被引量:1
8 潘靖,玉芳,许士民,关凤英.影响凝聚胺法测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119-120.
9 阎红.48例儿童疑难配血原因及处理探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4):2887-28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
1 李流娇,刘凌.微柱凝胶技术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8):81-82. 被引量:9
2 胡斌,李平立,朱玲.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61-462. 被引量:2
3 陕西省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手册[M].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2006:54—62. 被引量:2
4 周冠怀,孙琛.促凝血药和止血临床用药大全[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44:284—285. 被引量:1
5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53-254. 被引量:1
6 石祖亮,魏中南,涂同涛.新生儿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09,22(6):638-63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3
1 韩鹏.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临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0,23(5):603-605. 被引量:2
2 闫有敏.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配血中的应用比较[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4):418-418. 被引量:4
3 谢强,谢守凤,胡启华,肖传宇,侯文华,陶峰,陶书超.肝素抗凝血致凝聚胺配血不合1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A01):218-218.
二级引证文献6
1 鲁惠.4种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的应用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40-2641. 被引量:5
2 李拥军,李娜,唐家英,张玲,张琪,石娟,王丽娜.红细胞血型抗体指标表达对安全输血的实验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21):26-27. 被引量:1
3 杨旭,雷哲,杨讯.孕妇血型血清学试验中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效果对比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4):29-29. 被引量:1
4 王永飞.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7(5):133-134. 被引量:1
5 刘潘,夏琳.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7,30(4):631-633. 被引量:10
6 杨书艳,周永安,李超,刘培贤.一例ABO疑难血型基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3):287-288. 被引量:1
1 朱国龙.交叉配血(改良凝聚胺法)应用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9):80-80.
2 潘靖,玉芳,许士民,关凤英.影响凝聚胺法测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119-120.
3 李玉凤,李玥,罗鑫.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风险管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91-92. 被引量:3
4 刘世荣,刘春燕,苏瑞萍,李金华,张焕智,耿玉荣,祖月宗.用自动血型仪检测5555名献血者的血样本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1991,4(3):141-143.
5 孙利,方宏安,莫丹,侯史文,陈海炳.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1035-1035. 被引量:9
6 周红波.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92-92. 被引量:2
7 罗昌和.血样本存放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J] .江西医药,1990,25(6):361-362.
8 莫少珠,袁汉尧,戴湘春,易伟莲.凝聚胺法交叉配血978例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1999,17(3):255-256. 被引量:7
9 蔡珊.探索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优质护理的重要意义[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3):56-56. 被引量:1
10 刘文达,李锦荣,肖丹,袁青,廖思红.改良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发现抗-E1例[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123-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