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中国高校校园环境中的山水文化建设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中国山水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响,提出既能满足大学育人的目的又体现出中国特色人文内涵的"山水大学"的建设之路。
作者
方智雄
机构地区
广西工业设计院第四设计所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165-166,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山水文化
建筑
大学校园环境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牛龙云,林文静.
可持续发展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及现代超越[J]
.中国哲学史,1999(1):66-70.
被引量:4
2
李春青.
士人与自然──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价值观之文化底蕴[J]
.文学评论,1995(3):141-151.
被引量:9
3
郑国铨.
论开拓“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J]
.求是学刊,1995,22(3):65-71.
被引量:12
4
龙彬.
论中国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J]
.华中建筑,2000,18(4):34-35.
被引量:13
5
王伯伟.
大学校园,向人类理性表达敬意的神殿──上海财经大学校园改造的思索[J]
.时代建筑,1999,42(1):48-50.
被引量:6
6
陈平原.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N].中国青年报,2007-11-14.
被引量:17
7
鲍世行.
钱学森与山水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00,7(6):15-20.
被引量:33
8
吴良镛.
关于山水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01,8(2):17-18.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鲍世行 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
被引量:17
2
鲍世行 顾孟潮.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
被引量:3
3
鲍世行 顾孟潮.钱学森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4
(美)伊利尔·沙里宁.它的发展的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5
鲍世行 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被引量:3
6
鲍世行 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37
1
何睦歌.
山地城市滨江建筑的微景观场景营造——以长江宜昌水文站为例[J]
.重庆建筑,2022,21(S01):154-156.
2
张乐.
冬奥会冰上运动场馆的赛后利用经验与启示——以近四届冬奥会为例[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7):28-30.
被引量:1
3
尚洁,崔春龙.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J]
.山西建筑,2007(7):11-12.
4
王新文.
从理念探索到规划实践——关于“泉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与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129-131.
被引量:1
5
陈兴义.
环境、氛围、可持续发展——关于焦作工学院新校区建设的若干观点[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49-50.
被引量:1
6
金勇兴.
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3):46-50.
被引量:14
7
李方正,杨桦晔,李雄.
山水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模式探讨——以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4(5):96-97.
被引量:2
8
马交国,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108-117.
被引量:47
9
马交国,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40-44.
被引量:27
10
陈静.
试论城市个性的塑造——以清远环城水系建设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05,23(1):54-57.
同被引文献
12
1
孙靓.
大学校园典型公共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19(3):53-56.
被引量:10
2
姜耀明,赵坚.
营造宜动宜静的山水校园——湖北理工学院校园规划设计[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458-460.
被引量:2
3
薛秋华,余振辉,翁善波.
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125-128.
被引量:19
4
袁彭.从景观生态视角看山地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设计[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73.
被引量:1
5
周茕茕.景观化山水理念在现代高校棱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1.50-60.
被引量:1
6
张伟建.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特色研究[J]
.福建建设科技,2008(4):29-30.
被引量:2
7
高雅玲,黄河,许贤书,董建文,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景观设计[J]
.中国城市林业,2013,11(6):35-38.
被引量:2
8
李铁军,韩续曦.
山水校园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
.低温建筑技术,2014,36(4):37-39.
被引量:3
9
陈子坚,陶郅,郭嘉.
山水园林式、簇群式多核心发展的高校校园规划——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规划设计十年回顾[J]
.新建筑,2014(3):130-134.
被引量:2
10
刘云胜,李霞.
山水大学校园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
.规划师,2002,18(9):40-4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黄河,高雅玲,胡清林,刘健,许贤书,董建文.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提升设计实践与思考[J]
.福建热作科技,2015,40(2):59-6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高雅玲,张铭桓,陈凯旋,叶沐涵,邓诗靖,黄河.
基于感知和行为视角的校园滨水景观偏好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例[J]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90-196.
被引量:5
2
张煊,聂晓嘉,杨天娇,李霄鹤,兰思仁.
校园公共景观空间需求偏好及提升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J]
.福建建设科技,2020,0(3):20-24.
被引量:1
3
陈玥忻,李倩,刘兴诏,林赛男,连欣欣.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可达性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四川建筑,2021,41(3):49-53.
4
温羽婧,黄舒琪,钟泽斌,傅伟聪.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IPA法的校园满意度评价——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校园为例[J]
.台湾农业探索,2022(2):69-74.
1
肖培东.
其实我们可以飞得更高[J]
.语文学习,2010(12):37-38.
2
袁培,冯振业.
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大学校园环境[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6):575-576.
被引量:4
3
项福.
浅议大学校园环境与教育的关系[J]
.环境教育,2003(1):8-8.
被引量:1
4
王媛媛.
如何利用德育净化大学校园环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80-81.
5
庞国达.
无声的人文教育:大学校园环境浅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88-89.
6
甄金智.
努力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环境[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3):52-52.
7
杨毅仁,刘树道.
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竞争的软实力[J]
.教育文化论坛,2009,1(1):123-123.
8
江海波.
浅谈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8(B12):69-70.
被引量:1
9
陈小波.
《湖心亭看雪》中“痴”字解读[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0(5):65-65.
10
孙宗林.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227-227.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