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徽州“三雕”的成因及艺术特色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两个地方商帮.在宅院建造上,晋商大院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宅院宽敞、宏伟;徽商民宅凸显南方特色.重水、重绿.重内部装饰。华美的木雕.淡雅的砖雕、粗犷的石雕是徽州古建筑装饰中的点睛之笔。
作者
吴玉红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Art Magazine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徽州
成因
明清时期
民居建筑
内部装饰
建筑装饰
徽商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TU241.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赵华富.
论徽州宗族繁荣的原因[J]
.民俗研究,1993(1):76-83.
被引量:10
2
俞宏理编著..中国徽州木雕 人物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257.
3
张国标编著..徽州木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77.
共引文献
9
1
陆林,徐致云,葛敬炳.
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5):5-8.
被引量:18
2
黄敏,慈鸿飞.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J]
.中国农史,2006,25(3):76-85.
被引量:7
3
姜东海,黄辉,王君敏.
尚礼崇文--新安医学家门化传承的文化内核[J]
.中医药文化,2018,13(6):66-72.
被引量:6
4
张绪.
明清时期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徽州地区为例[J]
.兰州学刊,2016(11):58-64.
被引量:1
5
曲晓红.
清代徽州进士的“立功”思想初探[J]
.池州学院学报,2017,31(2):77-79.
6
高峰.
徽州民居门罩雕饰美学价值[J]
.文艺争鸣,2010(11X):117-119.
被引量:3
7
杨治平.
明清徽商未能演变为“体制外异己力量”的宗族原因[J]
.北方文学,2019,0(35):285-285.
8
孙圣民,李灏桢.
如何让要素在城乡间双向“动起来”?——基于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的历史经验[J]
.学习与实践,2024(2):82-90.
9
李琳琦.
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504-509.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3
1
乔迅翔.
基于演化视角的穿斗架分类研究[J]
.建筑史,2019,0(2):37-52.
被引量:15
2
汪顶胜.
地域文化的沉积物——徽州明清建筑上的木、砖、石三雕[J]
.东南文化,1991(2):169-173.
被引量:3
3
安介生.
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若干规律的探讨[J]
.地理研究,2004,23(5):667-676.
被引量:21
4
程小武,朱光亚.
传承与困惑——徽州三雕调研有感[J]
.东南文化,2005(2):87-92.
被引量:17
5
刘长飞.
浅析吴文化对苏州传统住宅建筑特点的影响[J]
.山西建筑,2007,33(4):38-39.
被引量:4
6
段泽民,柴彬彬.
徽州建筑中的木雕艺术[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92-94.
被引量:4
7
[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被引量:50
8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3-8-9.
被引量:5
9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10
陈琴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肖艺威.
徽派古建筑中的雕饰艺术[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2):106-108.
被引量:5
2
李晓星,汪四红.
新媒体对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整合传播舆论导向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18-121.
被引量:2
3
魏扬.
明清社会的变迁对婺源“三雕”发展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17(7):80-81.
被引量:2
4
何旭峰.
徽州三雕美学价值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22,38(1):137-141.
被引量:1
5
路扬.
浅述徽州“三雕”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
.美术文献,2021(12):142-144.
6
谭求.
婺源三雕的文化艺术价值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2(11):15-17.
7
李元媛.
太湖流域移民村落祠堂建筑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6):115-12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徐宁,徐伟琦.
南屏祠堂门当初探[J]
.砖瓦,2015(2):55-59.
2
赵丹琳.
新媒体语境下辛集农民画的当代思考[J]
.美术大观,2016(9):70-71.
被引量:1
3
黄坤.
论丁寺钟画作中徽州文化符号的表现[J]
.美术教育研究,2017(10):14-15.
被引量:1
4
杨韫琳.
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美学意蕴[J]
.安徽建筑,2018,24(1):88-89.
被引量:1
5
况宇翔,吴群.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
.老区建设,2018(4):70-74.
被引量:5
6
钱默.
依托新媒体提升廉政教育基地传播效用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14):38-39.
7
路扬.
浅述徽州“三雕”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
.美术文献,2021(12):142-144.
8
李丹.
浅析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J]
.陶瓷,2022(10):137-139.
被引量:4
9
刘婉丽,汪婷婷,周甄川.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徽州传统村落活化研究[J]
.山西建筑,2024,50(10):16-18.
10
洪亮亮.
东阳卢宅古建筑雕刻艺术探析[J]
.艺术科技,2014,27(8):27-27.
1
名流的天下——挪威巴里斯川KVIKNE’S酒店[J]
.中国勘察设计,2005(10):53-53.
2
施颖洲.
菲律宾华侨义山[J]
.海内与海外,1998(7):17-20.
3
陈德敏.
徽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
.艺海,2013(4):116-116.
被引量:3
4
汪徽,李少白(摄影).
徽州三雕:神秘的“大繁”之魅[J]
.中国国家地理,2012(7):88-100.
5
刘显成.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装饰特点[J]
.河南建材,2008(1):56-57.
被引量:1
6
黄春雨.
试论徽州建筑装饰的艺术风格[J]
.美术教育研究,2016,0(10):161-161.
被引量:3
7
蒋昕宏.
浅谈徽州三雕在现代酒店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
.艺术科技,2015,28(2):229-230.
被引量:4
8
皮志伟,贾巧燕.
论徽州三雕和徽州民俗文化的关系[J]
.艺术学界,2009(2):225-230.
被引量:3
9
齐欣,王文华(图),易茗(编校).
精致细微的建筑装饰——徽州三雕[J]
.摄影与摄像,2007(9):20-23.
10
程小武,朱光亚.
传承与困惑——徽州三雕调研有感[J]
.东南文化,2005(2):87-92.
被引量:17
美术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