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模式挑战西方政治话语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全球治理上,西方政治话语存在很多困境中国的崛起恰逢其时,为世界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西方话语的另一种模式,回应了当今世界的一些根本性的挑战。
作者
张维为
机构地区
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观察》
2008年第10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西方话语
政治话语
中国模式
全球治理
根本性
世界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5
1
钱毓芳.
英国《太阳报》关于恐怖主义话语的主题词分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4):98-103.
被引量:28
2
马景秀.
术语规范与新闻话语的修辞建构[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3):31-36.
被引量:10
3
丹纳赫.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被引量:12
4
KNAUS J. Official Policies and Covert Programs: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the CIA, and the Tibetan Resistance[J]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2003,5 (3) : 78-79.
被引量:1
5
涂光晋,宫贺.
中美官方西藏主题新闻发布的政治修辞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8):32-37.
被引量:12
6
姚喜明,王惠敏.
论肯尼斯·伯克语言观中的术语视界[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122-130.
被引量:10
7
鞠玉梅.
通过“辞屏”概念透视伯克的语言哲学观[J]
.现代外语,2010,33(1):39-45.
被引量:20
8
魏向清.
国际化与民族化:人文社科术语建设中的翻译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10(5):116-121.
被引量:28
9
钱毓芳.
媒介话语研究的新视野: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80-84.
被引量:23
10
钱毓芳,田海龙.
话语与中国社会变迁: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3):40-43.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2
1
曾晓阳,李冬莲.
我国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刍议[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5):50-53.
被引量:3
2
时闻,刘润泽,魏向清.
政治话语跨文化传播中的“术语滤网”效应与术语翻译策略反思——以“一带一路”话语传播为例[J]
.中国外语,2019,16(1):79-88.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方庆华,袁吴迪.
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学术论文关键词翻译研究——以“文化自觉”英译为例[J]
.译苑新谭,2021(2):160-168.
2
李芳,尚新.
翻译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J]
.译苑新谭,2019(2):32-39.
被引量:1
3
鞠玉梅.
危机语境下对外传播媒体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基于《中国日报》新冠疫情社论的隐喻分析[J]
.话语研究论丛,2022(2):1-18.
被引量:2
4
陶丹丹.
“一带一路”国际新闻英汉编译中的叙事建构[J]
.东南传播,2019(12):70-71.
被引量:1
5
曾晓阳,李冬莲.
我国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制约因素分析——以宗教为考察维度[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9):59-63.
6
曾晓阳,李冬莲.
二论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的宗教因素[J]
.大理大学学报,2017,2(1):54-58.
7
刘蕊.
“中国英语”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6):65-70.
被引量:3
8
鞠玉梅.
辞屏建构的中非往来:《经济学人》中非关系报道话语分析[J]
.当代修辞学,2020(1):50-61.
被引量:11
9
朱鹏霄.
中日两国日语媒体对政治术语“一带一路”的报道及译释的比较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7(3):74-88.
被引量:6
10
黄里云,李浩然.
再叙事视域下“一带一路”新闻的外宣翻译研究[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6):85-91.
被引量:4
1
潘启雯.
世界上到处都在说着“中国故事”[J]
.新华文摘,2010(11):152-153.
2
张永清.
从“西马”文论看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J]
.文学评论,2010(5):44-46.
被引量:5
3
张雨生.
“中国模式”的缺陷[J]
.学习月刊,2009(9):1-1.
被引量:1
4
支振锋,臧劢.
“中国模式”与“中国学派”——“人民共和国60年与中国模式”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开放时代,2009(4):140-148.
被引量:11
5
王岳川.
汉字文化圈与东方文化新契机[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2(13):110-111.
6
张师伟.
西方话语输入与“中国模式”建构——“中国模式”建构的话语背景[J]
.文史哲,2012(5):153-159.
被引量:10
7
贺志刚.
且慢,中国模式[J]
.IT经理世界,2010(3):22-22.
8
唐逸如.
后知后觉者摩罗[J]
.社会观察,2012(1):80-82.
9
郭雯.
回望家乡60年[J]
.草地,2009(5):78-79.
10
杨惠芳.
汉语言文化传统与英语习得的中国模式[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30-32.
被引量:1
社会观察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