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批评刊物与问题意识——以《当代文坛》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文学批评深化的重要途径便是加强批评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有赖于理论的支持和对文学现实的敏锐观察,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批评家要做到二者兼顾并不容易,有的批评家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更擅长于理论分析:有的批评家与文学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人曾经将批评家分为学院派、
作者
贺绍俊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问题意识
当代文坛
刊物
批评家
理论素养
观察力
学院派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杨光祖.
《兄弟》的恶俗与学院批评的症候[J]
.当代文坛,2008(1):15-18.
被引量:8
2
陈思和.
我对《兄弟》的解读[J]
.文艺争鸣,2007(2):55-64.
被引量:50
3
邵燕君.
“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J]
.当代文坛,2007(1):14-17.
被引量:10
4
肖鹰.
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J]
.当代文坛,2007(4):16-20.
被引量:8
5
孟繁华.
媒体霸权与文学消费主义[J]
.当代文坛,2007(3):12-16.
被引量:2
6
胡沛萍.
身体写作:从追求解放到走向堕落——当代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嬗变[J]
.当代文坛,2007(2):12-15.
被引量:4
7
颜敏.
从“刘心武红学热”看当前的文学与文学研究[J]
.当代文坛,2007(1):128-130.
被引量:3
8
万书辉.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经典生产问题[J]
.当代文坛,2006(1):22-24.
被引量:4
9
王兆胜.
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J]
.当代文坛,2007(5):12-16.
被引量:2
10
徐阿兵.
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J]
.当代文坛,2007(5):16-2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8
1
陈思和.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J]
.文学评论,1998(6):51-61.
被引量:85
2
南帆.
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小说评论,1998(1):66-73.
被引量:80
3
刘心武.
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J]
.红楼梦学刊,1992(2):149-166.
被引量:11
4
衣俊卿.
日常生活批判与深层文化启蒙[J]
.求是学刊,1996,23(5):3-9.
被引量:13
5
余华,张清华.
“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J]
.上海文学,2007(3):83-89.
被引量:21
6
邵燕祥.
长城[J]
.长城,1999,0(1):120-125.
被引量:1
7
山花1998年总目录[J]
.山花,1998,0(12):93-96.
被引量:1
8
王晓明.
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J]
.天涯,2000(6):4-16.
被引量:27
9
张炜.
精神的背景——消费时代的写作与出版[J]
.当代作家评论,2005(1):152-153.
被引量:4
10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15
共引文献
87
1
郑贞,张韵菲,吴建.
余华《兄弟》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J]
.译苑新谭,2021,2(1):109-116.
2
魏望东.
利用传统注疏翻译《论语》——以理雅各和森舸斓为例[J]
.外语教育,2021(1):87-95.
3
赵佃强.
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J]
.东吴学术,2020,0(1):12-21.
被引量:2
4
郁玉英.
透视当前关于文学经典的理论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50-153.
被引量:3
5
韩剑南.
从审美距离看《兄弟》的接受差异[J]
.作家,2012(14):7-8.
被引量:1
6
汪正龙.
2006年文艺学热点透视[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3):146-151.
被引量:1
7
张丽军.
“消费时代的儿子”——对余华《兄弟》“上海复旦声音”的批评[J]
.文艺争鸣,2008(2):127-132.
被引量:11
8
房伟.
破裂的概念:在先锋死亡“伪宏大叙事”年代——来自《兄弟》的语境症候分析[J]
.文艺争鸣,2008(2):133-138.
被引量:5
9
杨早.
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1):107-114.
被引量:2
10
刘轶.
作为被建构着和被传承着的文化大都市[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3-10.
同被引文献
18
1
潘凯雄,贺绍俊.
交流:对文学批评本体论的思考[J]
.文学评论,1988(5):85-91.
被引量:1
2
贺绍俊.
终结政治英雄的文化谋略世界——读范小青的长篇新作《城市表情》[J]
.当代作家评论,2004(5):72-75.
被引量:6
3
贺绍俊.
重构宏大叙述——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检讨[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146-149.
被引量:18
4
贺绍俊.
谁来确立艺术的法则[J]
.中国社会导刊,2001(3):54-54.
被引量:1
5
杨毅.
网络写作的时代变革[J]
.当代文坛,2001(1):61-64.
被引量:3
6
贺绍俊.
批评制度与批评观念——关于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思考[J]
.文艺争鸣,2005(3):26-29.
被引量:2
7
申霞艳.
消费社会的文学生产[J]
.文艺争鸣,2009(2):30-39.
被引量:6
8
简姿亚.
试论分众传播时代高校学报的发展策略[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140-142.
被引量:5
9
欧阳文风,李玲.
十年行程: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视域及其问题[J]
.云梦学刊,2011,32(5):5-11.
被引量:2
10
赵学勇,梁波.
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J]
.学术月刊,2011,43(10):117-12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张冬梅.
“建构式批评”的维度与向度——对贺绍俊文学批评的一种观察[J]
.文艺争鸣,2012(2):110-115.
2
童剑,刘小波.
从文艺理论刊物发展看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演变——以《当代文坛》为例[J]
.扬子江(评论),2015(3):93-99.
1
汪剑钊.
陈超:穿越灰烬的诗歌之光[J]
.文艺争鸣,2015(1):153-157.
2
邵燕祥.
杜运燮式的发现——夜读抄[J]
.诗探索,1998(3):36-39.
3
郭小波.
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54-355.
4
赵思运.
延安《讲话》语境下何其芳文学观念的改造[J]
.文艺理论研究,2005(4):10-18.
被引量:2
5
张清华.
欧阳江河:谁是那狂想和辞藻的主人[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8):87-89.
被引量:1
6
郭小波.
情景交融说的形成渊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06-107.
7
王春林.
平凡中的陌生——评牛学智新作《寻找批评的灵魂》[J]
.延河,2009,0(6):40-41.
8
饶先来.
趣味的综合与理智的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3):113-117.
9
张新民.
王阳明早年文学创作成就[J]
.当代贵州,2015,0(44):63-63.
10
崔际银.
陆游评述苏轼刍议[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1):69-73.
小说评论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