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教育家的“类本性”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的整体规定性,既是人的"类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体性与个体性之一般。教育家"类本性"为社会分工所决定,是历代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自我创生成果的积淀与遗传,具体体现为教育家的整个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与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类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种"超我"的同化力,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类化",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作者 孙孔懿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3,共4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被引量:12
  • 2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3-44. 被引量: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565. 被引量:4
  • 4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40. 被引量:3
  • 5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G]//晏阳初.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 被引量:2
  • 6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25.
  • 7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4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2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15

  • 1朱小蔓.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成长[J].上海教育,2005(08A):6-6. 被引量:4
  • 2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2):71-76. 被引量:240
  • 3华东师大书记及校长:教师应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http://www.chinaedunet.com/jcjy/mxft/2007/8/content_102323.shtml. 被引量:2
  • 4[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节选自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被引量:1
  • 5陶行知.《教学和一》.选自方明主编.《陶行知名篇精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 6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12月发布. 被引量:1
  • 7[美]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被引量:2
  • 8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44
  • 9程禹文编,傅任敢.傅任敢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 10Ralph&Judithc.Christensen.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第1版)[M].董丽敏等译.北京:中国轻_T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