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司法视野下法官经验思维判断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司法调解是我国司法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民事纠纷中的司法调解是法官经验思维判断与司法人性化的有机结合。在司法判决中,法官主要采用逻辑演绎的思维,但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自由心证"以及适用法律中的"判例法"则更多地体现了法官的经验思维。在民事司法中,法官将经验和逻辑统一于个案纠纷解决过程,是"和谐司法"对法官的要求,也是法官思维的最高境界。
作者
李顺万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重庆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135,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司法调解
自由心证
判例法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肖扬.
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
.求是,2006(19):5-8.
被引量:39
2
何俊武.
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J]
.求索,2006(9):58-60.
被引量:8
3
王亚新.《巧解桂花案》,《人民法院报》,2005年2月5日,第一版.
被引量:1
4
宋朝武,黄海涛.
从过程分析的进路解读法院调解的困境[J]
.法律适用,2006(12):2-5.
被引量:8
5
井涛著..法律适用的和谐与归一 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78.
6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实质》,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被引量:1
7
[美]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张曙光译.《普通法的本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被引量:1
8
林立著..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15.
9
赵星.
逻辑司法推理的有限性[J]
.求索,2007(9):95-97.
被引量:1
10
毕玉谦.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J]
.中国法学,2000(6):111-118.
被引量:8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毕玉谦.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J]
.法学研究,1999,21(2):46-59.
被引量:101
2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总目录[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0(6):213-216.
被引量:46
4
王晓林.
马克思主义利益视角的社会稳定及政府控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6):15-18.
被引量:3
5
陈锐.
法理学中的法律形式主义[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6):3-8.
被引量:28
6
石梅堂.
民事调解制度背离民诉规律[J]
.法学,2002(12):53-55.
被引量:11
7
龚正荣.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的政治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2005(9):14-16.
被引量:3
8
冀宗儒.
论民事调解的技术要素[J]
.法律适用,2005(9):31-33.
被引量:5
9
高其才,周伟平.
法官调解的“术”与“观”——以南村法庭为对象[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1):59-73.
被引量:21
10
周晓冰.
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的实证研究(上)[J]
.电子知识产权,2006(1):44-4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7
1
向燕.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71-91.
被引量:16
2
龙宗智.
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运用的若干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55-70.
被引量:52
3
琚明亮.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展开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206-224.
被引量:17
4
向燕.
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
.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1
5
黄群,冯钧.
公证的证据法学解析[J]
.中国司法,2002(4):36-37.
6
王俊骏.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3):61-63.
7
张卫平.
认识经验法则[J]
.清华法学,2008,2(6):6-24.
被引量:147
8
丘耀辉.
构建和谐社会,浅析我国司法调解制度[J]
.传承,2009,0(12):130-131.
9
陈卫东.
论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J]
.中外法学,2004,16(4):411-440.
被引量:33
10
张云强,胡国建.
对“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反思[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0):51-53.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桂林.
论法律推理的合法性要求[J]
.现代法学,1999,21(6):56-59.
被引量:14
2
陈瑞全.
电脑犯罪警示录[J]
.社会,1998,18(6):32-34.
被引量:1
3
H.L.A.哈特,刘星.
法律推理问题[J]
.环球法律评论,1991,13(5):17-22.
被引量:20
4
李秀平.
中国首例电子函件案追记[J]
.法律与生活,1997(9):8-9.
被引量:1
5
宋树涛.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去洽文明进步[J]
.新华文摘,2009(7):14-16.
被引量:1
6
刘燕青.
不同时空尺度下武夷山甜槠林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动态关系[J]
.理论导刊,2010(9):33-35.
被引量:1
7
王兴元,姬志恒.
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异质性与绩效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3):14-22.
被引量:44
8
马荣春.
刑法类型化思维:一种“基本的”刑法方法论[J]
.法治研究,2013(12):81-92.
被引量:34
9
何孟杰,周昌乐.
哲学的实验范式与实验方法[J]
.哲学动态,2014(11):91-97.
被引量:4
10
陈波.
关于悖论的问答[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49-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龙屏风,贺志明.
三维一体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J]
.求索,2009(5):146-147.
被引量:3
2
刘品新,邵等弟.
电子证据的实验式审查[J]
.证据科学,2023,31(3):289-2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谭国华.
整治司法腐败路径研究中几个相关问题[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4):72-74.
2
谭国华.
厘清部门权限 整治司法腐败[J]
.学理论,2012(12):81-82.
3
马晶钰,王雪梅.
“二拍”之法律伦理观探析[J]
.枣庄学院学报,2014,31(6):47-50.
被引量:1
4
黄味.
智慧警务中的全面调查义务[J]
.证据科学,2024,32(2):201-216.
1
孟建柱: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J]
.党课,2015,0(12):7-7.
2
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丹尼尔·西蒙斯,段然.
“视而不见”引发的冤案[J]
.文苑,2011(7):48-50.
3
傅洋.
外部因素对审判的影响[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10):132-132.
4
朱磊.
“三通”,台湾经济重现活力的推动剂[J]
.经济导报,2009(9):42-42.
5
袁继伟.
刑事司法视野下的审判委员会[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2):158-159.
6
霍丽霞.
恢复性司法视野中的被害人保护[J]
.科学之友(中),2008(6):119-120.
7
张晶.
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罪犯劳动问题探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1(2):23-34.
被引量:1
8
马驰,谢全柯.
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探微[J]
.才智,2014,0(15):249-250.
9
邱家政.
批评与自我批评漫谈[J]
.广西烟草,2009,0(5):28-29.
10
任左菲.
浅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法律问题[J]
.才智,2010,0(22):9-10.
求索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