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菱鲆和褐牙鲆腹水病的防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在大菱鲆和褐牙鲆的养殖过程中,腹水性疾病依旧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患病群体的死亡率高达80%,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其他养殖品种。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每年都要进行为期3~4个月的鲆鲽类的养殖试验,其间曾多次遇到过大菱鲆和褐牙鲆感染腹水性疾病的情况,后经及时治疗,
作者
赵贵萍
刘凯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出处
《齐鲁渔业》
2008年第7期5-6,共2页
Shandong Fisheries
关键词
褐牙鲆
大菱鲆
腹水病
防治
养殖过程
经济损失
养殖品种
养殖试验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窦海鸽,吴永朝.
大菱鲆养殖用药常见误区及疾病防治的原则[J]
.科学养鱼,2007,29(5):52-53.
被引量:2
2
宫春光,萧国华.
牙鲆腹水病的危害及防治[J]
.河北渔业,2004(1):29-29.
被引量:4
3
李筠,颜显辉,陈吉祥,王印庚,李秋芬.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649-654.
被引量:35
4
马爱军,雷霁霖,陈四清,张秀梅.
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J]
.海洋与湖沼,2003,34(4):450-459.
被引量:26
5
王玉梅,郗艳娟,张福崇.
牙鲆鱼腹水病病原的研究[J]
.中国水产,2005(9):57-58.
被引量:2
6
王印庚,秦蕾,张正,马爱军,张立敬.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J]
.水产学报,2007,31(4):487-495.
被引量:26
7
薛淑霞,冯守明,孙金生.
海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海洋与湖沼,2006,37(6):548-554.
被引量:27
8
杨宝芹.
养殖大菱鲆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J]
.渔业致富指南,2007(3):46-48.
被引量:1
9
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姜广健,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吴鹏.
牙鲆腹水病病原研究[J]
.水产科学,2006,25(7):325-329.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09
1
王印庚,张正,秦蕾,史成银,陈洁君,杨少丽,马爱军.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6):61-68.
被引量:45
2
张晓君,战文斌,陈翠珍,房海.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1):31-37.
被引量:41
3
王国良,徐兴林,路正.
鳗鲡爱德华氏病病原菌及一新种[J]
.水产学报,1993,17(3):224-229.
被引量:24
4
孔繁德,陈琼,王生育,黄印尧,陈信忠,龚艳清.
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4):213-218.
被引量:7
5
韩先朴,李伟,陈光辉.
鳗鲡爱德华氏病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3):259-264.
被引量:36
6
卢全章,朱心玲.
鳗鲡肝肾病病原菌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4):360-368.
被引量:38
7
胡学峰,石存斌,潘厚军,李宁求,吴淑勤.
海水养殖斜带石斑鱼溃疡病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初步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232-236.
被引量:34
8
李宁求,白俊杰,吴淑勤,劳海华,石存斌,潘厚军,叶星,简清.
斜带石斑鱼3种致病性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J]
.水产学报,2005,29(3):356-361.
被引量:34
9
雷霁霖,刘新富.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引进养殖的初步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11):1-3.
被引量:66
10
郭琼林,卢全章.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5,19(1):56-6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11
1
薛淑霞,孙金生.
检测鲆鱼腹水病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溶藻弧菌的嵌套PCR方法[J]
.水生生物学报,2008,32(6):856-860.
被引量:8
2
付新华,孙谧,孙世春.
大菱鲆消化酶的活力[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1):26-32.
被引量:45
3
范文辉,黄倢,王秀华,史成银,刘莉.
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05,45(5):665-670.
被引量:67
4
徐勇,曲克明,马绍赛.
大菱鲆消化酶研究现状与展望[J]
.海洋水产研究,2005,26(5):86-91.
被引量:5
5
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姜广健,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吴鹏.
牙鲆腹水病病原研究[J]
.水产科学,2006,25(7):325-329.
被引量:17
6
郝林华,孙丕喜,石红旗,梁晓玲,李光友.
牛蒡寡糖促进大菱鲆生长的研究[J]
.饲料工业,2006,27(16):20-23.
被引量:5
7
郝林华,孙丕喜,王波,陈靠山.
一种新型复合生物制品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J]
.海洋科学进展,2007,25(1):79-84.
被引量:2
8
杜宗军,赵苑,李美菊,池振明,吴龙飞.
青岛近海琼胶降解细菌的筛选和多样性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2):277-282.
被引量:31
9
王家庆,侯林,李晓燕,赵欣涛,张瑞锋,姜丽娟,孙文静,安家璐.
大菱鲆β-actin基因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2007,26(4):214-217.
被引量:3
10
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姜广健,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吴鹏.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
.水产科学,2007,26(5):278-281.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58
1
张正,王印庚,杨官品,李秋芬.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细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J]
.海洋湖沼通报,2004(3):83-89.
被引量:27
2
战文斌,刘洪明,王越.
水产养殖病害及其药物控制与水产品安全[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758-760.
被引量:31
3
王印庚,张正,秦蕾,史成银,陈洁君,杨少丽,马爱军.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6):61-68.
被引量:45
4
张晓君,战文斌,陈翠珍,房海.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1):31-37.
被引量:41
5
赵文,严朝晖,黄学敏.
养殖水体的降氨措施及氨毒性利用[J]
.淡水渔业,1994,24(4):23-24.
被引量:13
6
单红,张其中,刘强平,赵海涛,周晓扬,冉江波.
灭活菌苗免疫的南方鲇外周血液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3):275-280.
被引量:28
7
雷霁霖,刘新富.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引进养殖的初步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11):1-3.
被引量:66
8
曹宏梅,李健,战文斌.
鳗弧菌和溶藻弧菌二联疫苗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97-402.
被引量:17
9
张伟妮,周丽,邢婧,战文斌.
养殖大菱鲆腹水症病原菌SR1的分离及鉴定[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03-609.
被引量:31
10
李筠,颜显辉,陈吉祥,王印庚,李秋芬.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649-654.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
1
黄华,张建柏,徐晓莹,王鹤,王力勇,高雁,段钰.
养殖大菱鲆细菌性腹水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情报,2021,48(2):112-116.
被引量:4
2
宋立民,刘肖莲,贾磊,蔡超,姚学良,薄其康,郝俊,丁子元.
牙鲆“鲆优2号”试养效果评估[J]
.北方农业学报,2022,50(3):104-1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郭欣硕.
大菱鲆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37(10):36-37.
2
沈飞,翟玉菲,王浩,吕利群.
大菱鲆弧菌耐药谱、耐药基因检测和ERIC-PCR分型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2022,18(1):118-127.
被引量:2
3
卞永宁,徐茹,高蕊,魏源,方宏达,白敏冬.
羟基自由基快速杀灭刺激隐核虫及其对大黄鱼肠道结构的影响[J]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42(1):56-65.
4
包瑞璇,周皓隆,方再郗,卢静,吕明生,王淑军.
大菱鲆肠道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N5的筛选鉴定及其抑制水产病原菌的研究[J]
.水产学杂志,2023,36(3):38-45.
被引量:1
1
赵贵萍,张璐,汤陈坚.
大菱鲆和牙鲆腹水病的危害与防治[J]
.科学养鱼,2008,30(6):54-55.
被引量:3
2
黄颖,陈春娜.
大鲵腹水病的治疗[J]
.中国水产,2009(4):54-55.
被引量:1
3
周璨林,马合木提·哈力克,苇彭.
天山马鹿[J]
.新疆人文地理,2014,0(9):78-81.
4
马爱军,雷霁霖,陈四清,刘新富,王印庚,张秀梅,陈大刚.
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
.海洋水产研究,2003,24(3):80-85.
被引量:12
5
桑国俊副研究员[J]
.甘肃畜牧兽医,2006,36(4).
6
马丽娜,李玉梅,白秀娟.
水貂自咬症病因的分子遗传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9):64-67.
被引量:1
7
夏洪义,夏玉玲.
禽病临诊检查方法(一)[J]
.山东家禽,2003,16(1):42-47.
8
专家推介[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3).
9
张艳华,吉称.
牛霉稻草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31(6):64-64.
被引量:1
10
蒋和生.
广西一支活跃在爱尔兰和英国的牛胚胎体外培养技术队伍[J]
.广西畜牧兽医,1990,0(1):55-55.
齐鲁渔业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