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对工学结合概念及由来的梳理,撷取其中的精髓——“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把它运用到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开发上,尝试采用与教学同步的""四步渐进法""编撰出切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的大学应用文写作教程。
作者
汪亚明
机构地区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9-70,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应用文写作
课程开发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1
吕革新.与人合作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被引量:3
2
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被引量:52
3
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5-30.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76
1
陈锡宝.
论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2):100-102.
被引量:15
2
马文祥.
浅谈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2):117-119.
3
李萍.
谈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软技能”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8(8):49-50.
被引量:3
4
王联翔.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18):30-31.
被引量:18
5
贺秋硕.
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83-185.
被引量:3
6
张代平.
浅论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8(26):50-51.
7
管秀君.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项目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3):14-15.
被引量:21
8
万荣泽,何春玫.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8(36):118-120.
被引量:41
9
陈农心.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98-99.
被引量:13
10
李仲秋,朱国军,王文海.
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5):37-39.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37
1
洪威雷,武娴静.
应用文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11(1):52-55.
被引量:6
2
黄艾榕,张江艳.
对“应用写作”实施动态教学——兼谈人文精神的渗透[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3):55-57.
被引量:3
3
张新德.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数学价值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2X):31-33.
被引量:19
4
陈家颐.
“节约型”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9):32-34.
被引量:14
5
李东风,葛力力.
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兼与张新德老师商榷[J]
.职教论坛,2006,22(05X):30-32.
被引量:47
6
王敏杰.
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J]
.机电兵船档案,2007,23(3):75-76.
被引量:6
7
任东梅.
浅谈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进[J]
.职业圈,2007(08S):94-95.
被引量:2
8
赵连瑞,晋秀波.
写作实践训练是应用写作课的核心环节[J]
.教育与职业,2007(26):147-148.
被引量:6
9
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5-30.
被引量:25
10
吕革新.与人合作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0
1
陈峰.
职业院校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刍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2):171-172.
被引量:1
2
刘必千.
论“三大文化”在应用文教学中的育人功效[J]
.教育与职业,2009(15):181-182.
被引量:1
3
王晚英.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143-145.
被引量:2
4
韩晓伟.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6):46-47.
被引量:3
5
吴春风.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研究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J]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3):89-92.
被引量:3
6
李佳.
基于工学结合平台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思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24-25.
被引量:1
7
陈萍.
应用写作:高职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桥梁[J]
.科学咨询,2012(10):103-104.
8
石磊.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案[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132-132.
9
叶玉霞.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探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2):137-138.
被引量:2
10
葛成飞.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反思与应对[J]
.中国城市经济,2010(10X):318-3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樊娟.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2):66-71.
被引量:13
2
陈斌珠.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功效[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166-167.
被引量:2
3
郭泽峰.
应用写作课情境教学探索[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4):46-47.
被引量:1
4
唐明明.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69-70.
被引量:1
5
李婧崴.
如何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8):3-6.
6
吴春风.
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性质的再思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190-192.
7
魏艳伶.
对改善高职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几点建议[J]
.当代职业教育,2012(12):20-22.
被引量:8
8
钱明明.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12):33-35.
被引量:1
9
葛战兵.
关于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129-129.
10
杨秀珍.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改革探究[J]
.科教文汇,2014(7):53-54.
被引量:1
1
韩晓伟.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6):46-47.
被引量:3
2
王娜玲.
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营销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
.科技信息,2009(22):35-36.
3
周黎.
现代职教理念推动礼仪教育走向职教前列[J]
.时代教育,2007,0(6):83-83.
4
李强.
基于“学赛一体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
.知识经济,2016(4):153-153.
被引量:3
5
张燕.
转型期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62-63.
被引量:2
6
易志军.
浅谈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学同步性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9):101-102.
7
程文海.
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特色的现代职教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26-29.
8
孙永龙,单春明.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盐城市职教园区职业院校建筑专业为例[J]
.职教通讯,2014(29):62-66.
被引量:1
9
唐竹君.
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30-131.
被引量:1
10
易美华.
试论加强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40-241.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