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荆俊杰综述张静杨守京审校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组织学表现,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途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细胞间质成分过多表达并沉积于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通过对间质生成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参与细胞因...
作者
荆俊杰
机构地区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7-178,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36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1
汪谦,夏穗生,姜汉英,马绪贤,朱帆,左立群.
脾脏在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免疫调控机制的探讨[J]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10):594-598.
被引量:39
2
杨永平,宋喜秀,陈德永,陈菊梅,张彬.
IFN、IL-2、IL-6及生育酚对贮脂细胞增殖和胶原形成的调节[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1(2):72-75.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汪谦,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年,12卷,182页
被引量:1
2
房献平,普外临床,1992年,7卷,1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2
1
王月香.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S1):306-308.
被引量:8
2
Qian Wang, Kai Sun, Xiang-Hong Li, Bao-Gang Peng and Li-Jian Lia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econdary hypersplenism[J]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6,5(3):396-400.
被引量:14
3
刘健虎.
肝纤维化的治疗[J]
.实用肝脏病杂志,1996,1(2):115-117.
4
汪谦,李湘竑,陈俊任,梁力建.
肝癌合并有脾亢的外科治疗[J]
.消化外科,2004,3(5):319-321.
被引量:10
5
杨广顺,钱毅,卢军华,杨宁,李齐根,张海斌.
肝癌切除附加脾切除、门奇断流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附67例报告)[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10):656-659.
被引量:22
6
姜晓晖,孙仁华.
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
.浙江医学,2004,26(8):570-571.
被引量:1
7
都广礼,刘平,王磊,王春树.
脾切除对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339-341.
被引量:2
8
安新,王瑞海,邹吉敏,袁宝军.
原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IL-6与IL-8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药,2005,27(4):273-273.
被引量:4
9
赵卓,刘鹰.
细胞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5):381-382.
被引量:2
10
陈希炜,韩殿冰,陈维佩.
脾脏与远隔脏器的关系[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5):359-360.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10
1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2
杨进良.
慢性乙肝临床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S1):101-102.
被引量:1
3
龚远明,张社郎,张仲基.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分型与免疫的关系[J]
.陕西中医,1993,14(7):328-328.
被引量:24
4
侯健,孔宪涛,谢映华,程昕,刘焱.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活性与急性相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3,13(2):85-88.
被引量:3
5
王虹,姚光弼.
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的肝内浸润与肝损伤的关系[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3,13(3):140-142.
被引量:13
6
任红,马巧玉.
B细胞分化因子在乙型肝炎自揣免疫及免疫调节中的意义[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3,5(3):16-20.
被引量:2
7
崔丽安,张俊富.
慢性肝炎湿热肝郁脾虚型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J]
.天津中医,1994,11(6):7-8.
被引量:4
8
高锋,孔宪涛.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J]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58-61.
被引量:59
9
刘海林,杨少平,李定国,陆汉明.
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1994,14(3):172-173.
被引量:32
10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被引量:1767
引证文献
14
1
姜艳霞,高丽君,雷钧涛,周晓秋.
IL-6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变化的探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1):53-55.
被引量:1
2
吴秀玲,展群岭,王红梅.
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
.兵团医学,2006(4):8-10.
3
王松,朱明,王晓岚,阿曼古丽.牙森,王晓俭.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4):358-359.
4
李介华.
血清IL-6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近况[J]
.医学综述,1999,5(3):100-102.
被引量:5
5
赵冬,陈建明,强世平,宋世震,张晓平.
IL-6、TNF-α对小鼠早期肝纤维化的影响[J]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2):106-106.
6
余亚平,朱肖鸿.
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证型IL-2、IL-6、IL-10水平的比较[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05-706.
被引量:5
7
刘立,麦合昌,徐国良,杨运高,程镇西,陈先明.
中药复方降酶合剂对大鼠肝脏细胞因子调节的实验研究[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5):345-347.
被引量:7
8
高金华,凌勇武.
白细胞介素6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的关系[J]
.天津药学,2001,13(3):47-49.
被引量:2
9
谢静,赵国荣.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与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中医理论的关系[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11):542-545.
被引量:4
10
赵冬,陈建明,强世平,宋世震,张晓平.
天然药物对肝纤维化小鼠细胞因子的作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15(2):117-1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安祯祥,张安邦,何远利,黄丹,王敏,唐东昕,王芳.
赤芍治疗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132-140.
被引量:6
2
王胜春,张英志,胡咏武,李晓玮,田卫斌.
五灵胶囊对LPS诱导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1):1947-1951.
被引量:9
3
姜艳霞,高丽君,雷钧涛,周晓秋.
IL-6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变化的探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1):53-55.
被引量:1
4
郭海英,朱冬冬.
体育锻炼对老妇血脂代射的影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4):116-118.
被引量:11
5
胡娅,方建国,汤杰,刘云海,王文清.
正交试验法优选D-氨基半乳糖敏化小鼠的内毒素休克模型[J]
.中国药师,2005,8(1):3-5.
被引量:2
6
陈李华,黄洁,陈欣童,王红,梁云花.
黄海龙应用玉屏风散的经验[J]
.江西中医药,2005,36(4):8-9.
被引量:1
7
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陆学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IL-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J]
.世界感染杂志,2005,5(2):127-128.
被引量:2
8
熊益群,周大桥,姚小萍,高辉,吴国庆,贺劲松,李之清,汪厚祥,刘心亮,徐绍钢.
青芪散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3):152-154.
被引量:5
9
杨清,张玲,郭平.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5^+B细胞的变化及其与HBV—DNA的关系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2):199-201.
被引量:2
10
胡红彦,侯振江.
肝纤维化实验室检查的国内研究概况[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1129-1130.
1
陈大林,刘晓明.
血吸虫病与病毒性肝炎[J]
.临床荟萃,1998,13(21):1004-1006.
被引量:2
2
徐厚章.
肝纤维化的诊断[J]
.医学综述,2000,6(11):514-516.
被引量:1
3
李志军,王今达.
缺血性肠病的四联疗法——附13例病例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5):260-260.
被引量:4
4
陈圣光,陈德献.
结节病15例分析[J]
.结核病临床与控制,2002,1(2):96-96.
5
辛红波,马海芝,王国强.
50例大肠癌内镜检查结果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9-210.
被引量:1
6
文力.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J]
.中国家庭医生,2003(07X):64-64.
7
王学文,唐政,刘红,刘海宁.
多中心Castlem an病(附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医学研究生学报,1997,10(3):270-272.
被引量:1
8
谢扬.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活检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4,15(6):339-341.
被引量:5
9
胡宏雷,董时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J]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5):398-398.
被引量:1
10
郭方,查良镒.
225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及分析[J]
.临床消化病杂志,1999,11(4):176-177.
被引量:2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