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平台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创建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平台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校园文化”三个平台有机结合。该模式以学科竞赛为牵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着力开发创新成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营造创新氛围。三者相辅相存,互为促进,形成一种探索研究、竞争进取、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
俞松坤
机构地区
宁波工程学院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5期80-81,共2页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
科技创新
校园文化
分类号
G623.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1
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
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55-58.
被引量:87
2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12):27-28.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教育部主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N].《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第22期.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0
1
王爱民,崔建伟.
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5):66-67.
被引量:6
2
舒彤,吴智兵,黄秀云.
浅论医学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
.海南医学,2008,19(S1):72-73.
被引量:5
3
张爱桦.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7,5(24):109-109.
被引量:19
4
高军.
普通本科院校农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6(32):25-26.
被引量:4
5
唐莉,杨新文,张跃新.
基于PBL与DBL交互模式对传染病学教学的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7):44-46.
6
李莉,高源.
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61-63.
被引量:1
7
杨明,刘斌,杨小庆.
医学影像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探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15(2):93-94.
被引量:5
8
童立元,杜广印,刘松玉.
现代岩土工程SRTP项目实施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119-121.
被引量:1
9
董皓.
中美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比较及启示[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83-87.
被引量:22
10
张良吉,许亮文,李宇阳,许玲.
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56-57.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36
1
斯荣喜,龚山平,邹晓东.
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73-75.
被引量:151
2
向晓东,张慧灵,段宁.
理工科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08(6).
被引量:7
3
唐艳兰,安明硕.
本科生早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江苏高教,2005(6):106-108.
被引量:11
4
霍汉平.
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落实素质教育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26):68-69.
被引量:2
5
姜生元,高新,孙丽霞,李建永,焦宏章.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4-46.
被引量:41
6
王晓勇,俞松坤.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被引量:167
7
尹仕,肖看,刘志强.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28-31.
被引量:51
8
于文阁.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06-107.
被引量:6
9
唐立国.
论以学科竞赛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8(29):166-167.
被引量:42
10
尹仕,肖看.
构建大学生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新型拔尖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1-124.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9
1
曾文波,黄庆南,吴其琪.
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61-162.
被引量:13
2
王江波,崔剑.
宁波工程学院学生科研工作综述[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23(3):38-40.
3
向晓东,张榜生,刘晓云.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9-20.
被引量:17
4
郭秀华,周曲珠.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3):40-41.
被引量:2
5
刘敏,王宗强.
联动机制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2):234-235.
6
褚润贞.
信息素养视角下中职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华夏教师,2015(7):20-20.
7
沙莉.
浅析高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视界,2015(31):28-28.
8
郑旭.
大土木背景下技能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2):3-4.
被引量:3
9
李莉,张明,李飞飞,杨明利,徐群为.
独立学院大学生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安徽化工,2020,46(5):146-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宋桂先,王成义,谭赞,杨雪莹,祝娇娇,宋京松.
民办高校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8):28-30.
被引量:2
2
徐本连,刘燕,谢启,朱培逸.
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12):110-112.
3
叶树铃,毛锡锋,肖文华.
团队合作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87-89.
被引量:8
4
周海波,牛国玲,王俊发.
基于科技创新项目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7):25-26.
被引量:9
5
姜风国,王东兴,马国清.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3,49(5):77-78.
被引量:6
6
曾文波,谭光兴,叶洪涛.
基于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13(11):46-48.
被引量:5
7
张欣欣,蔡莽劝,罗建勇,黄立新.
学生工程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94-197.
被引量:4
8
曾文波,吴其琦.
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58-59.
被引量:3
9
练有扬.
校政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7):87-88.
被引量:1
10
莫靖林.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大众科技,2014,16(11):218-220.
被引量:7
1
崔剑.
多平台互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8(3):34-36.
被引量:1
2
杨友扣.
浅谈如何把握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11):38-38.
被引量:1
3
贺芊.
浅谈技校政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
.职业,2008,0(3Z):74-74.
4
唐晶.
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5):46-46.
5
金祥波.
促进大学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以延边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8):227-229.
6
王涛,王红梅.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1):30-31.
被引量:6
7
刘丽颖.
以读促写、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
.神州,2013(5):100-100.
被引量:1
8
刘百成.
基于能力培养的作文教学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24):57-57.
9
吉静.
读写要领[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5,0(4):46-47.
10
王玉艳.
教师怎样有效与家长沟通[J]
.吉林教育(教研),2011(5):118-118.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