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5,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西南大学博士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X06-ZX402
参考文献12
-
1威廉·韩思.《伦理学:美国治学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第44页. 被引量:1
-
2孙慕义.质疑应用伦理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4):31-34. 被引量:6
-
3王伟,戴扬毅..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 8 应用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557.
-
4汤姆·比彻姆.《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42-45页. 被引量:1
-
5Abraham Edel, Elizaheth Flower & Finbarr W. O. Connor, Critique of Applied Ethics: Refl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4 - 5, p. 22. 被引量:1
-
6甘绍平.论应用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1(12):60-67. 被引量:17
-
7Brenda Almond ( ed. ), Introducing Applied Ethics, Publishers Ltd. , 1995. p. 3. 被引量:1
-
8Patricia H. Werhane & R. Edward Freeman( ed. ), Blackwell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thic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1998. p. 3. 被引量:1
-
9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4,第356页. 被引量:7
-
1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第400页,第383页.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28
-
1约瑟夫·P·德马克.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石毓彬等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
2甘绍平.中国应用伦理学2002[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3A·麦金太尔,万俊人等译.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
4克尔凯郭尔,(刘继译).恐惧与颤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2
-
5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5
-
6索洛维约夫.神权政治的历史和未来(钱一鹏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被引量:4
-
7威廉·F·梅.职业伦理学:背景、范围和教师[M].纽约:普林努姆出版社,1980. 被引量:1
-
8阿瑟·L·卡普兰.义务结构:伦理学家关于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作用所作的技术定义的几点限定[J].加拿大哲学杂志,1982,(8):1-18. 被引量:1
-
9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二卷(静也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被引量:1
-
10《康德全集》英文版第5卷,第130页及以后.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02
-
1陈安金.人以外的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与“权利”吗——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理论思考[J].学术月刊,2001,33(11):24-30. 被引量:8
-
2陈丽微,应奇.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康德式解释[J].学术月刊,2004,36(11):12-16.
-
3俞吾金.物、价值、时间和自由——马克思哲学体系核心概念探析[J].哲学研究,2004(11):3-10. 被引量:42
-
4彭恒利.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J].中国文化研究,2000(4):46-50. 被引量:1
-
5文碧方.试论作为儒家道德本原根据的“心”“性”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2005(2):41-43. 被引量:1
-
6陈金全.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法治论解读[J].法学家,2005(3):47-54. 被引量:14
-
7柄谷行人,林怡静.《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序言[J].国外理论动态,2005(9):37-40.
-
8杨顺利.康德、牟宗三对自由意志的解读歧异及中西人性论比较的伪公度性[J].孔子研究,2005(5):86-96. 被引量:3
-
9林伟.关于哲学目的—手段范畴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153-155. 被引量:4
-
10陈新汉.论权威评价活动中的腐败[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38-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2
-
1甘绍平.应用伦理学的特点与方法[J].哲学动态,1999(12):23-26. 被引量:18
-
2叶蓬.实践伦理学:历史、性质与对象[J].开放时代,1998(3):37-41. 被引量:3
-
3罗国杰.《军人伦理学新编》序[J].道德与文明,1988(6):15-15. 被引量:1
-
4陈瑛.伦理学的应用与应用伦理学[J].学习与实践,1996(7):14-15. 被引量:2
-
5王珏,李东阳.伦理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3):5-10. 被引量:6
-
6晏辉.应用伦理学:伦理致思范式的现代转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14-16. 被引量:5
-
7邓安庆.论德国应用伦理学的风格[J].湖南社会科学,2005(3):13-16. 被引量:6
-
8邓南海.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J].科技广场,2007(6):246-249. 被引量:1
-
9骨盆、髋关节[J].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2007,26(5):420-423. 被引量:1
-
10宣兆凯.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范式整合[J].哲学动态,2008(3):36-40. 被引量:7
-
1拥抱爱 和爸爸妈妈一起享受幸福时光[J].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09(7):43-49.
-
2罗石,廉永杰,吴建安.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1997(3):86-91.
-
3陈明,叶丹.《应用伦理学》课程广泛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6,38(11):102-105.
-
4应青军.发掘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6):83-84.
-
5王极盛.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幸福观[J].现代阅读,2013(10):86-86.
-
6张露.高职《应用伦理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10):47-49.
-
7张峰,崔建霞.应用伦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02-105.
-
8风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0).
-
9卢文祥.生态文明教育:中学该怎么做[J].人民教育,2008(15):72-73. 被引量:1
-
10刘啸岚.想要拥有魔鬼身材,你得知道这些[J].财经天下,2016(19):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