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名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的妇女中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被引量:6
出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3期99-99,13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参考文献2
1 罗家有.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458-460. 被引量:101
2 Klemetti R, Gissler M, Sevon T,et al. Children born after assisted fertilization have an increased rate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 J ]. Fertil Steril ,2005,84,1300 - 130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5
1 Baxt WG.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clinical medicine[J]. The lancet, 1995,346 (10):1135-1138. 被引量:1
2 Xue H. Searching for risk factors using multiplayer neural network as a classifier[J]. Medical information, 1996,19(3):229-332. 被引量:1
3 唐贵忠.我国人口出生缺陷状况及干预措施的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7):408-409. 被引量:71
4 吴泽明,宿鲁,段德辉.疾病控制预警系统模式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54-1155. 被引量:19
5 蓝果.出生缺陷监测[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1):122-125.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100
1 唐辰,潘晓平.天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306-307.
2 徐姗姗,黄红.我国优生优育现状及对策[J]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1(1):62-64. 被引量:2
3 郭艳,邝丽贞,黄敏.佛山市南海区407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56-257.
4 张玲.人口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社会,2006,19(3):6-9. 被引量:24
5 杨森,林晶.黑龙江省2001~2004年出生缺陷监测[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7(1):43-46. 被引量:14
6 汪意明,史绯绯,郭亚莉,吴志新.信阳市围生儿23531例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3):870-871. 被引量:3
7 郑亚红.仙居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31-2833. 被引量:3
8 黄越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的现状[J] .广西医学,2006,28(11):1745-1747. 被引量:38
9 董琳,唐毅,汪勤,王玲玲.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对出生缺陷干预认知及态度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01-3103. 被引量:5
10 赵光临,袁世新,李胜利,颜春荣.深圳市3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2):96-98.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98
1 叶郁辉,梁桂玲,王慧军,陈君,钟景成,江晓君.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情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298-1299. 被引量:11
2 罗家有.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458-460. 被引量:101
3 母晓菊,丁元萍,王延华.吉林市2003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49-1150. 被引量:10
4 常莹,陶璐薇,陈孝平,周秀敏,宋宇虎,黄锦,张琼,林菊生.肝癌组织中遗传印记基因PEG10表达的特异性及其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08-1411. 被引量:27
5 王雪梅,常艳美,赵晓艳,童笑梅,孙晓菲.试管婴儿的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情况研究[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4):246-250. 被引量:22
6 李凤兰,吴伟丽,邹淑花,吴瑞英,宋东坡.试管婴儿(IVF-ET)新生儿期情况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9):83-84. 被引量:10
7 马英英,黄荷凤.植入前诊断在优生方面的应用[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5):331-333. 被引量:5
8 胡琳莉,朱桂金.超促排卵的并发症及相关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91-394. 被引量:14
9 吴娟,曹云霞.248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结局[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3):341-343. 被引量:7
10 黄舒娥,廖灿,魏佳雪,陈志恒,喻玫.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后出生儿安全性探讨[J] .生殖医学杂志,2006,15(4):241-2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6
1 韩金兰,陈华,牛志宏,孙贻娟,孙晓溪,赵晓明,匡延平,滕晓明,纪亚忠,汪玉宝,冯云.1998-2007年上海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子代出生缺陷情况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2):124-127. 被引量:34
2 梁明,张斌,孙伟,许蓬,张州,杨晓玉,曹小蓉,胡洪亮,李铮.供精精液行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子代安全性评估[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3):237-241. 被引量:10
3 李静越,张建伟.中国大陆IVF/ICSI子代出生情况研究现状[J] .吉林医学,2013,34(34):7240-7242. 被引量:1
4 伍园园,郑立新,陈瑞玲,姜荣华,郑炜炜,舒小妹.冷冻精液供精人工授精子代出生缺陷情况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7):132-133. 被引量:1
5 郝晓丽,杨瑞贞,曲桂玉.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6):3-6. 被引量:4
6 李海波,刘曦.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调查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8,27(12):114-1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0
1 王会,吴青,施惠娟.无精子因子AZFc微缺失的相关研究进展[J] .生殖与避孕,2011,31(6):403-408. 被引量:3
2 赵倩,邹小英,周细中,张清学,王斌,李宏.325例辅助受孕子代的出生情况[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2):711-715. 被引量:4
3 郑思锐(综述),任榕娜(审校).人工助孕子代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162-165.
4 成洁,赵君利,姜银芝,袁莹莹,刘春莲,徐仙,胡蓉,哈灵侠.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出生缺陷的分析报告[J]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9):872-874. 被引量:12
5 谢涛,郑剑兰,张小琼,付景丽,赵本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比较[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6):99-100. 被引量:3
6 陈燕.不同孕龄产前出生缺陷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3):65-66.
7 陈琰,徐仙.辅助生殖技术与出生缺陷[J] .宁夏医学杂志,2013,35(9):869-871. 被引量:2
8 李静越,张建伟.中国大陆IVF/ICSI子代出生情况研究现状[J] .吉林医学,2013,34(34):7240-7242. 被引量:1
9 程秀永.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远期预后的影响[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1):88-93. 被引量:8
10 宋革,郑炜炜,钟小英,舒小妹,姜荣华,伍圆圆,李秋华,曾丽萍.供精人工授精结局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J] .生殖与避孕,2014,34(5):410-414. 被引量:14
1 包琦,史玉英.腹腔镜辅助下应用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 .江苏医药,2014,40(18):2218-2219. 被引量:3
2 汪期明,李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腹腔镜下治疗[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2):760-761.
3 孙月艳.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98例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06,11(3):211-211. 被引量:1
4 秦秀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4例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738-739. 被引量:3
5 石增荣.多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9):955-956. 被引量:4
6 屈小英,杨葆青,徐艳.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4):99-99.
7 刘平英.107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1):24-25.
8 徐玉梅,孙雪花.腹腔镜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51-51.
9 席晓莉,王辉,何德礼.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西南军医,2007,9(3):126-126. 被引量:6
10 第四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及征文通知(第一轮)[J]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4(1):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