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岁尾年头,"中国崛起"再度成为国际热门话题。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国家一方面继续发展对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继续防范由此可能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这种对华政策两重性将会继续下去。文章尤其指出:全球化把中美两国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中国逐步实现和平崛起,而美国则在这一过程中受益,两国的合作将不断发展,但各自对对方的防范也难以放松。
作者
崔立如
机构地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国际秩序
大国关系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15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8
参考文献
1
1
OECD , Economic Outlook,Preliminary Edition, Dec. 200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1
1
吴心伯.
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J]
.美国研究,2007,21(4):7-22.
被引量:4
2
樊吉社.
威胁评估、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J]
.美国研究,2000,14(3):66-88.
被引量:7
3
郝拓德,安德鲁.罗斯,柳思思.
情感转向:情感的类型及其国际关系影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4):40-56.
被引量:69
4
乐玉成.
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外交[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1-6.
被引量:7
5
迟爱萍.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西方国家的外交战略[J]
.党的文献,1999(6):52-60.
被引量:1
6
冷战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3):42-44.
被引量:1
7
阮宗泽.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J]
.国际问题研究,2004(4):28-33.
被引量:18
8
门洪华.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
.太平洋学报,2004,12(2):4-13.
被引量:21
9
李开盛.
认知、威胁时滞与国家安全决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0):34-38.
被引量:8
10
沈国放.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和大国关系[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1):39-4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李杰豪.
体系转型与当代国际法使命[J]
.现代国际关系,2008(6):47-52.
被引量:3
2
唐小松,黄忠.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外交[J]
.现代国际关系,2008(6):53-58.
被引量:23
3
李杰豪,颜志强.
论中国和平发展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49-53.
被引量:1
4
蔡高强.
大国崛起与国际法的发展——兼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法环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61-65.
被引量:18
5
门洪华.
中国大国关系的历史演进(1949-2009年)[J]
.江苏社会科学,2009(6):11-17.
被引量:2
6
左希迎.
国际秩序的功能失调与治理危机[J]
.教学与研究,2017(10):61-70.
被引量:2
7
左希迎.
威胁评估与美国大战略的转变[J]
.当代亚太,2018(4):4-50.
被引量:39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吴其胜.
安全战略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J]
.美国问题研究,2019,0(2):103-127.
被引量:2
2
毛维准,邱奕暄.
国际组织领导人选举中的大国竞争逻辑研究——以美国参与2020年WIPO总干事选举为例[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2(2):98-132.
3
沈圆圆,邹春萌.
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动因与启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J]
.东南亚研究,2022(5):130-153.
4
黄钊龙,韩召颖.
美国战略界关于对华战略的争论[J]
.东北亚论坛,2023,32(4):34-49.
被引量:4
5
桑颖.
试析互联网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J]
.学理论,2009(9):188-190.
被引量:1
6
孙稳.
现代信息技术对外交的影响[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150-151.
被引量:1
7
檀有志.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J]
.国际论坛,2010,12(1):74-78.
被引量:31
8
何志鹏.
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
.政法论坛,2010,28(4):16-28.
被引量:20
9
黄日涵.
谷歌事件与网络外交刍议[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76-82.
被引量:2
10
陈扬.
网络外交:国际力量互动与较量的新界面[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4):132-136.
被引量:3
1
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J]
.瞭望,2014(18):9-9.
2
曹慧滢.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J]
.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4):202-203.
3
孙长坪.
完善对商业贿赂的民事制裁[J]
.党政干部论坛,2008(5):41-42.
4
张俊.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5):5-7.
5
刘明康.
谁能提供更多就业[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9(4):4-4.
6
范恒山.
“入世”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是政府的体制[J]
.经济研究资料,2002(1):37-38.
7
张鸣.
官场新秩序是否建立,有待进一步观察[J]
.人民论坛,2015(8):20-22.
8
傅梦孜,付宇.
变化的世界,不确定的时代——当前国际秩序演变的趋势[J]
.学术前沿,2017(7):6-11.
被引量:3
9
刘东国.
全球治理中的观念建构[J]
.教学与研究,2005(4):41-46.
10
程乐勇.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J]
.知识经济,2015(8):22-23.
现代国际关系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