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半矮秆品种的推广以及由之而来的肥水用量的加大,使小麦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使白粉病的为害程度日趋严重,流行地区日趋扩大。目前,白粉病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广开抗源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
作者
贾继增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0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
抗性基因
抗源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89
1
江莉,冯正,薛海筹,许学年,裘丽姝.
多房棘球蚴病特异性诊断抗原Em18的基因克隆、表达和血清学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4):193-198.
被引量:18
2
刘孝坤.
我国小麦白粉病研究的进展[J]
.农牧情报研究,1989(8):1-10.
被引量:16
3
钟少斌,张德玉,姚景侠,李松涛,张忠廷,王斌.
小麦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的RAPD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1993,9(1):51-54.
被引量:12
4
段霞瑜,向齐君,周益林,盛宝钦.
小麦白粉菌已知毒性基因型菌株的建立[J]
.植物保护,1993,19(5):27-28.
被引量:2
5
贾继增,T. E. Miller,S. M. Reader,M. D. Gale.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2的RFLP标记[J]
.中国科学(B辑),1993,23(6):589-594.
被引量:23
6
黎建华.
近年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新进展(综述)[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4(1):18-20.
被引量:1
7
段霞瑜.
欧洲小麦白粉菌的毒性监测和抗病基因的利用[J]
.植物保护,1994,20(3):36-38.
被引量:3
8
熊恩惠,曹旸,朱伟,蔡士宾,方先文,王珏.
十年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抗性变化及抗源的利用策略[J]
.作物品种资源,1994(2):1-4.
被引量:7
9
齐莉莉,陈佩度,刘大钧,周波,张守中,盛宝钦,向齐君,段霞渝,周益林.
小麦白粉病新抗源——基因Pm21[J]
.作物学报,1995,21(3):257-262.
被引量:109
10
盛宝钦,段霞瑜,周益林.
小麦白粉病抗源的现状与建议[J]
.作物杂志,1995(6):20-2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朱琳琳,杨昌河,单银丽.
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2):105-107.
2
朱文华,任明见,张庆勤,李思梅,唐映军.
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在贵州的抗性表现[J]
.种子,1997,16(6):24-27.
被引量:2
3
谢皓,陈孝.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和抗性评价研究进展[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13(3):104-112.
被引量:3
4
王立新,苏爱莲,徐民新,王秀琴,Peter P.Ueng,贾继增.
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4):373-376.
被引量:10
5
焦伟,付承,刘万里,柴君杰.
细粒棘球绦虫5种天然抗原制剂诊断效能的初步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3,31(5):357-362.
被引量:4
6
孙媛媛,杜秉昊,汪慧,束永俊,郭长虹,郭东林.
小麦改良的可利用资源:黑麦抗病基因[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2):327-332.
被引量:6
7
刘景芳,张增艳,陈孝,刘曼西,谢皓,辛志勇.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3及Pm4累加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J]
.植物病理学报,2002,32(4):296-30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任明见,徐如宏.
贵农19号小麦新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鉴定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0-13.
被引量:2
2
常爱霞,瞿永生,贾兴华.
烟草RAPD反应体系优化及品种多态性标记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2004,25(2):9-13.
被引量:15
3
徐如宏,任明见,张庆勤.
利用特异PCR引物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J]
.种子,2005,24(7):15-18.
被引量:4
4
刘冲,薄天岳,葛才林,任云英,陈锦秀,杨晓锋.
结球甘蓝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3):114-117.
被引量:5
5
陈永华,柴守诚,郑炜君,杨蓓蓓,宿俊吉,韩小美.
小麦抗白粉病种质“91(260)3-3-8”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310-2313.
被引量:2
6
马少芹,许勇,张海英,宫国义,沈火林.
西瓜抗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基因的连锁分子标记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6,36(1):68-73.
被引量:21
7
朱婕,赵红梅,王振英.
普通小麦Brock中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AFLP标记P13/M13_(250)的筛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42-44.
8
曹乃倩,刘桂茹,杨学举.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482-486.
被引量:11
9
翟雯雯,段霞瑜,周益林,马慧乾.
我国小麦地方品种蚂蚱麦、小白冬麦、游白兰、红卷芒抗白粉病性遗传分析[J]
.植物保护,2008,34(1):37-40.
被引量:10
10
张海泉.
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1060-1066.
被引量:28
1
姚忠友.
浅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8):151-151.
2
马洪伟,章淑红.
大豆带松旋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08(9):8-8.
3
孟祥祯.
水稻高秆X半矮秆品种F2和F3代的遗传研究[J]
.河北农垦科技,1990(2):38-42.
4
罗国宾.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81-81.
被引量:5
5
东先旺,刘树堂,殷玉楼,苑振戈.
夏玉米肥水用量与水分利用率的关系[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9,16(2):92-95.
被引量:3
6
朱明华,白毅,彭云良,潘勇,包亚明.
杂交水稻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简报[J]
.病虫测报,1991,20(3):3-7.
被引量:3
7
张春生.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2(6):20-20.
8
余志.
大豆小垄窄行密高产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0(2):61-61.
被引量:1
9
宋英博.
高水肥条件下对窄行密植大豆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0(8):74-75.
10
关德海,杨洪祥,刘占生.
敦化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
.农业机械,2008(14):76-76.
被引量:2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