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秀珍菇保鲜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和感官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验以秀珍菇为食用菌原料,对比研究了保鲜与未保鲜秀珍菇在0~4℃、20%、30℃三种储藏条件下的营养成分、感官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鲜对食用菌采收后的子实体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延缓粗蛋白的降解和粗纤维的升高,能提高储藏后的菇体完整率,降低菇体失重率,抑制菇体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延缓色泽品质的下降速度。
作者
邹礼根
机构地区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
出处
《杭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9-21,共3页
Hang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食用菌
保鲜
变化
分类号
S379.2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1
刘振江,王红育.
食用菌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J]
.食品科技,2007,32(1):29-31.
被引量:45
2
卢敏,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展望[J]
.食用菌学报,2006,13(1):1-12.
被引量:50
3
谢福泉,谢宝贵,林远崇,羿红,付瑞洲.
^(60)Co-γ辐照对草菇生理生化指标及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2005,12(2):41-46.
被引量:34
4
姚亚平,冯志勇,郭倩.
秀珍菇保鲜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2):231-233.
被引量:11
5
陈大明.
软包装清水蘑菇产品护色技术的探讨[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2):59-60.
被引量:7
6
段颖,耿胜荣,韩永斌,刘桂玲,顾振新,王林贵,芮康林.
蘑菇保鲜剂的筛选及其保鲜效果[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5):143-146.
被引量:37
7
石小琼,邓金星,钟清泉,赖继堂.
L-半胱氨酸和琥珀酸2,2-二甲基酰肼在蘑菇保鲜上的应用[J]
.食用菌学报,2001,8(2):29-33.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郑林用,谭伟,彭卫红,甘炳成.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J]
.西南农业学报,2003,16(S1):55-59.
被引量:7
2
关学雨,孙守义,王守经,吕善永.
辐照莱阳梨贮藏期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J]
.核农学通报,1993,14(3):120-123.
被引量:16
3
闵绍桓.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采后生理[J]
.江苏食用菌,1994(5):4-5.
被引量:3
4
上官舟建.
双孢蘑菇的保鲜研究[J]
.山东食品发酵,1994(2):71-76.
被引量:1
5
赵世杰,许长成,邹琦,孟庆伟.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被引量:1156
6
曹进,叶兆波,车镇涛,王义明,罗国安.
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产品专利申请中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6):742-744.
被引量:3
7
冯叙桥,赵静.
蘑菇贮藏保鲜原理与技术[J]
.中国食用菌,1995,14(3):43-44.
被引量:41
8
李武.
香菇采后保鲜技术[J]
.北京农业科学,1997,15(2):28-30.
被引量:6
9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理教研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143-144.
被引量:8
10
黄毅.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213-2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77
1
徐嘉,丁程元,佟璐.
现代物流技术在食用菌储藏保鲜中的应用[J]
.中国食用菌,2019,38(6):136-138.
被引量:7
2
丁晓雯,刁恩杰.
半胱氨酸对香菇甲醛含量控制及控制机理研究[J]
.食用菌,2006,28(z1):75-76.
被引量:5
3
赵元寿,高国强,杨虎,吴国锋,耿元献,苏小红.
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软罐头护色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2):130-132.
被引量:3
4
王明友,宋卫东,肖宏儒,李尚昆,任彩红.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监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2012,34(8):223-226.
被引量:11
5
谢雯君,王则金.
蘑菇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05,21(3):69-71.
被引量:35
6
邹礼根,王春晖,周祖法.
食用菌软包装保鲜技术研究[J]
.食品科技,2006,31(2):117-119.
被引量:3
7
陈蔚辉,卓海燕.
不同套袋包装对采后秀珍菇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用菌,2006,28(3):49-50.
被引量:7
8
朱佳廷,刘春泉,余刚,冯敏,季萍,李莉莉.
辐照杀菌对红枣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06,22(2):164-167.
被引量:13
9
刘芮,强继业,马佶.
^(60)Co-r射线辐射对长寿花某些酶指标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2006(2):31-33.
被引量:5
10
丁晓雯,刁恩杰.
半胱氨酸对香菇甲醛含量控制及控制机理[J]
.食品科学,2006,27(8):133-136.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37
1
冯志勇,郭倩,郑建林,高君辉,程继红,王志强,郭力刚.
秀珍菇物理保鲜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3,10(4):47-51.
被引量:4
2
江飞虹.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93-93.
被引量:3
3
张金霞,黄晨阳,郑素月.
平菇新品种——秀珍菇的特征特性[J]
.中国食用菌,2005,24(4):26-26.
被引量:50
4
王新风,潘磊,孙惠玲,袁海军.
不同温度贮藏对秀珍菇SOD和POD活性的影响[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323-326.
被引量:5
5
陈蔚辉,卓海燕.
不同套袋包装对采后秀珍菇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用菌,2006,28(3):49-50.
被引量:7
6
柳青,刘德云,郑巧平,吴春玲,吴庆其.
高海拔地区夏季秀珍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07(5):40-42.
被引量:9
7
陈慧斌,王梅英.
食用菌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1):14-17.
被引量:14
8
于加平,赵荣,林瑶,王建华.
杏鲍菇秀珍菇榆黄蘑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J]
.食用菌,2009,31(4):71-72.
被引量:9
9
刘翠,窦肇华.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空军医高专学报,1994,16(4):67-69.
被引量:4
10
张孔金,黎志银,谢宝贵,黄志龙.
秀珍菇对培养基中重金属富集规律的研究[J]
.食用菌,2012,34(5):52-5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张晓玉,张博,辛广,宫雪.
秀珍菇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6):2314-2319.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郑丹,陈锦华,林占熺.
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J]
.北方园艺,2017(9):120-125.
被引量:2
2
雷锦桂,刘朋虎,江枝和,翁伯琦.
秀珍菇新菌株营养成分及其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9):1741-1745.
被引量:7
3
耿伟涛,李炳功,刘珊,郭金体,李超,王艳萍.
秀珍菇液态发酵及主要活性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22):194-197.
被引量:2
4
汤葆莎,赖谱富,吴俐,李怡彬,沈恒胜,陈君琛.
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J]
.食品科学,2017,38(24):171-176.
被引量:20
5
刘金,张立钊,陈力力,周玥.
秀珍菇软罐头的加工研究[J]
.食品工业,2018,39(11):102-107.
被引量:1
6
王蕾,俞凌峰,李君豪,严嘉玮,罗自生,李莉.
基于蓄冷剂模拟贮运的秀珍菇细胞膜损伤和酶活力变化[J]
.食品科学,2019,40(1):270-277.
被引量:10
7
方若思,吴安琰,顾宇婷,陈咨豪,李坚,项雅丽,楚秉泉,肖功年,刘士旺,龚金炎.
秀珍菇鲜味菇液酶解制备工艺优化[J]
.食品与机械,2019,35(6):165-171.
被引量:3
8
叶丽云,孟国良,宋燕娇,郝金斌,刘新锐,吴小平.
核、质基因对肺形侧耳菌丝生长、营养成分及基因表达的影响[J]
.菌物学报,2019,38(6):851-862.
被引量:7
9
张塽,陶梅.
杏鲍菇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9,38(11):82-85.
被引量:4
10
童爱均,李凌,钟千贵,陈捷,何飘香,黄小伟,江玉姬,陈炳智.
秀珍菇乙烯受体基因克隆及其在1-MCP保鲜处理下的表达[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5):2127-2133.
被引量:5
1
邹礼根,刘超,张乐,赵芸.
食用菌保鲜储藏过程营养和感官品质变化研究[J]
.食用菌,2008,30(6):46-48.
被引量:6
2
新型菌草种植机[J]
.农家致富,2014,0(22):27-27.
3
网络版论文摘要[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5):111-111.
4
赵鹏.
推广优质硼肥 发展加微肥料[J]
.中国农资,2006(5):54-56.
5
钟映富,胡翔.
提高重庆绿茶色泽品质的主要措施[J]
.西南园艺,2003,31(3):47-47.
被引量:1
6
寇明钰,李宁,吴艳.
棕色化反应调控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8):2013-2016.
被引量:14
7
李应彪,黄佐蓉,刘建成,沈慧慧,武建刚,刘丽.
库尔勒香梨贮藏期间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5,11(4):12-14.
被引量:7
8
王艳颖,胡文忠,庞坤,朱蓓薇,范圣第.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酶促褐变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8,29(4):430-434.
被引量:30
9
胡瑞波,田纪春,吕建华.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2004,19(1):16-18.
被引量:9
10
武奕宏,綦菁华,黄漫青,丁超,石媛,刘鹏.
板栗非酶促褐变的基础物质及产物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0):267-271.
被引量:14
杭州农业科技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