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福文化原型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关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人对"福"的文化取向背后是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方式,而最能展示这种生活方式总合和精华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系统。福文化的产生,凝聚着人类不断变化着的历史经验,心理经验和情感能量,它的表达形式之一是它的的外在形式。传统节日系统的心理依据来源于"福文化"的"原型"。
作者
章洁
王安霞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
出处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12期93-94,F0003,共3页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关键词
福文化
原型
传统节日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2
鸿宇.中国民俗文化-节俗[J].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3
李露露著..中国节 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55.
4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2
5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华夏出版社,2002.
被引量:7
6
申荷永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9.
7
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M],1987:200页.
8
王达人..中国福文化[M],2004.
共引文献
7
1
刘海涛.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与历史研究[J]
.理论月刊,2008(7):27-31.
2
乌仁其其格.
象征人类学:意义的探求与解释[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3):136-139.
被引量:4
3
刘富兵.
对当前“文化哲学”界定的一点思考[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5):12-14.
被引量:2
4
李智环.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论[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2):88-93.
被引量:17
5
王成.
江苏体育文化发展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10):5-8.
被引量:5
6
罗仙东,龙景科.
黔东南侗族婚俗的历史与发展[J]
.兰台世界(上旬),2015(9):113-114.
被引量:2
7
于小涵.
浅谈东北特色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感[J]
.商,2015,0(51):22-22.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达人.
福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J]
.海内与海外,2007(6):59-61.
被引量:7
2
陈畑子.
信用卡上“福”临门[J]
.中国信用卡,2009(3):50-54.
被引量:1
3
房彬彬,朱华.
福文化背景下的消费心理及对设计的启示[J]
.包装工程,2010,31(2):97-99.
被引量:8
4
王建明,贺爱忠.
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80-89.
被引量:147
5
吴卫,张智艳.
万福之地——和珅恭王府蝙蝠纹样解读[J]
.装饰,2012(1):78-79.
被引量:11
6
吴继霞,黄希庭.
诚信结构初探[J]
.心理学报,2012,44(3):354-368.
被引量:92
7
朱翔,丁静静.
浅析威海地区生活中的福文化[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2):185-186.
被引量:2
8
孙立新,董媛媛.
福文化内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包装工程,2014,35(2):72-76.
被引量:4
9
施佳婧.
需求理论维度中的金融产品文化内涵——以建行祈福卡为例的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4(7):145-147.
被引量:1
10
于子舒,赵丹红.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福文化传播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4):184-1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邓峰.
基于SWOT分析法的郴州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4):332-333.
2
林莹,谢紫薇.
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23(6):82-87.
被引量:1
3
潘珊珊,黄侦.
基于扎根理论的祈福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市场营销,2020,10(3):61-6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公明.
非遗视角下福文化符号在仙作家具设计中的融合创新[J]
.艺苑,2024(3):87-91.
1
李友友.
民间枕具文化探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1-5.
被引量:2
2
青青草.
藏福于心[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8(3):1-1.
3
邢薇薇.
明代《福赞》碑刻考释[J]
.兰台世界,2016(23):144-146.
4
陈佳明.
行动起来,传承“福”文化[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2015,0(9):87-87.
5
叶真铭.
钱币上的“福”文化[J]
.江苏钱币,2016,0(1):1-12.
6
蔡仲德.
陈寅恪论(上)[J]
.东方文化,2003(1):87-102.
被引量:3
7
姚朔民.
“宋纸币版”的再检讨[J]
.中国钱币,2000(4):71-71.
被引量:6
8
陶瑾.
配角变主角,枫桥人的幸福文化餐[J]
.现代苏州,2011(34):52-53.
9
董健丽,高晓然.
清宫旧藏葫芦形瓷器及所折射出的“福”文化[J]
.南方文物,2009(1):94-97.
被引量:1
10
于希贤,于洪.
楚雄与中国第一福塔[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68-71.
广西轻工业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