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读者中心”时代与“迟到的上帝”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90年代后的中国当代文学语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传统的在文艺生产中一直以作者为中心的生产美学观被渐渐打破,转而以"读者中心"的接受美学被更多的作家认可。当代中国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在不同的场合"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读者的关注、尊重,对作品"可读性"、"好看"、"观赏性"等事关读者、观众欣赏趣味的重视。读者成为"迟到的上帝"。
作者 陈尚荣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被引量:1
  • 2[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5页. 被引量:2
  • 3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见《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2页. 被引量:5
  •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被引量:6
  • 5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学科的挑战》,见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 被引量:1
  • 6余华.《活着,永远的追问》,见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被引量:1
  • 7尚晓岚.《读者决定作家》,《北京青年报》,2000年8月28日. 被引量:1
  • 8格非.《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文学探索》,见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被引量:1
  • 9程永新.池莉访谈录[J].作家,2001,0(5):70-76. 被引量:8
  • 10《池莉文集》(4),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90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