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制度文明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制度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是在批判市民社会中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文明具有内在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从制度的设计、安排、运行和变迁着手,从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整合社会各细胞的活力,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制度路径。
作者
刘建新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制度文明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A811.5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03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47.
被引量:114
2
普列汉诺夫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被引量: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51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被引量:5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被引量: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08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被引量:477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1640
9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76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被引量:78
共引文献
5039
1
孙运福.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改革稳定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8-11.
2
张士昌.
社会发展动力的多元性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2-14.
3
李松玉.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21-124.
被引量:9
4
姜玉洪,王志军.
印度传统文化特征论略[J]
.北方论丛,2004(4):71-74.
被引量:9
5
李丹.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15-18.
6
周茜蓉.
创造生活: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78-81.
被引量:1
7
徐永军.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4-17.
被引量:6
8
段治乾.
论教育对伦理精神的培育[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3):134-136.
被引量:1
9
隋洪明.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
.山东社会科学,2004(8):56-58.
被引量:4
10
吴克禄,詹晖.
论高校学生处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J]
.江苏高教,2004(4):98-10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7
1
俞可平.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
.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1
2
黎民,崔璐.
公共权力、个人理性与制度制衡——关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5):609-612.
被引量:6
3
吴猛,陈伟东.
制度设置与运行状态的异化——对W市社区组织与政府部门权利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
.江汉论坛,2007(8):43-46.
被引量: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被引量:3
5
[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4-5.
被引量:2
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23.
被引量: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109.
被引量: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45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9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4.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5
1
贺祥林,雷希颖.
论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与关键所在[J]
.学习与实践,2008(7):110-113.
2
陈锦文.
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时代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分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6):21-23.
3
张银龙.
马克思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的中国化特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390-390.
4
陈锦文.
基层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思考——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J]
.长白学刊,2011(2):30-34.
被引量:2
5
李想.
基层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192-19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国磊,张新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政府动员与基层互动——基于广西钦州的个案调研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15(7):32-39.
被引量:13
2
伍小乐,徐艳红.
国内马克思国家学说研究:综述与评估[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6):45-50.
1
刘延兵.
论“制度文明”[J]
.新视野,2002(3):59-60.
2
戴茂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J]
.党政干部学刊,2008(2):40-41.
3
丁英宏,赵占信.
邓小平制度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113-115.
4
马广才.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整体发展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34-36.
5
陈纯仁.
邓小平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6):12-14.
6
徐地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与自信[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
7
方宁,赵罡.
论邓小平的制度文明思想[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5):12-14.
8
秦宣.
邓小平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30-35.
被引量:1
9
卜凡宝.
邓小平论制度文明[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0(6):27-27.
10
赵昌智,徐腾.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文明[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1):10-15.
被引量:8
理论探讨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