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3,共3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参考文献3
-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中译本第一版序. 被引量:1
-
2[美]罗伯特·福特纳(Robert s.Fortner)著.《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页. 被引量:1
-
3郭树勇著..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355.
同被引文献31
-
1陆晔.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J].社会科学,1995(2):56-58. 被引量:28
-
2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山东外语教学,2005,26(2):17-21. 被引量:69
-
3刘红霞.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J].体育科学,2006,26(10):3-14. 被引量:34
-
4蔚彬.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J].现代国际关系,2007(7):36-42. 被引量:11
-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http://unfccc.int/meetings/durban_nov_2011/statements/items/6584.php. 被引量:1
-
6Charteris-Black, J. (2004).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被引量:1
-
7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power. 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被引量:1
-
8Hall, S. (2001). 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London: SAGE Press. 被引量:1
-
9Hansen, L. (2006). Security as practice: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bosnian war. New York: Routledge. 被引量:1
-
10Kovecses, Z. (2010). Metaphor: a practical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4
-
1陈洁.国家立场、民众偏好与外交话语的经济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1):80-86.
-
2陈钦,陈娟,许华蓉.批评隐喻视角下的国家身份构建——以《中国日报》对外报道“一带一路”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1):82-88. 被引量:4
-
3张建萍.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身份之思[J].电影文学,2014(21):8-9.
-
4贾小兰.法律新闻中隐喻词汇功能研究[J].中国报业,2016,0(6):35-36.
-
5娄伟红.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政治话语概念隐喻比较——以“南海争端”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5):68-72. 被引量:4
-
6黄曦.《疯狂动物城》中的身份构建及政治隐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3):153-155. 被引量:1
-
7辛静,单波.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6):36-42. 被引量:19
-
8胡开宝,李婵.国内外外交话语研究:问题与展望[J].外语教学,2018,39(6):7-12. 被引量:28
-
9胡开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内涵与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2019,40(4):10-20. 被引量:34
-
10莫慧芳.认知视域下习近平政治话语的隐喻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1):31-35. 被引量:1
-
1乔世骄.浅议社会建构主义范式下的人民调解[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7):139-139.
-
2胡传荣.国际组织研究中的身份维度[J].国际观察,2009(5):73-79. 被引量:1
-
3SEBASTIAN COHEN.THE PORN IDENTITY[J].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0(3):30-32.
-
4仇恨犯罪[J].检察风云,2011(8):7-7.
-
5张磊,张岳师.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分裂[J].世纪桥,2013(15):76-77.
-
6赵银亮.中日关系范式的建构主义分析——一项关于日本身份政治的议程研究[J].国际观察,2003(4):28-33. 被引量:5
-
7丹尼.罗德里克.精英阶层如何主宰民选政府[J].南风窗,2014(20):86-86. 被引量:2
-
8柏桦(美),夏晓莉(译),杨圣敏,王丽校(校).美国的中国民族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2):26-30. 被引量:1
-
9王旭峰.身份政治的陷阱与跨身份政治[J].中国图书评论,2011,34(2):11-13. 被引量:2
-
10刘永涛.身份政治驱使下的美国对外政策——以美国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6):123-13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