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哲学理念的历史演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哲学理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共分为五个阶段:古代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思想、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后工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代中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
作者
侯锐钢
机构地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6-67,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和谐
人与自然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耀臻.
超越环境伦理困境 拓展伦理研究视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诉求[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15-18.
被引量:4
2
余源培.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观念先行[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12-15.
被引量:6
3
解振华.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
.求是,2005(23):11-13.
被引量:36
4
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97.
被引量:4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
被引量:1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
被引量:89
7
陈戍国.四书五经,2002.
被引量:1
8
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200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24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被引量:8
4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被引量:3
5
[德]弗洛姆 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6
.普列汉诺夫哲学选集(第3卷)[M].三联书店,195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2
1
吴征.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24-126.
被引量:8
2
李平.
解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7):16-20.
被引量:6
3
王昌英.
也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读《提纲》、《终结》和俞吾金的《差异》[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51-54.
被引量:3
4
李三虎.
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J]
.探求,2003(1):37-45.
被引量:30
5
王富国,孙启香.
论当代“泛法律主义”思潮的缺陷及成因[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7):79-81.
被引量:1
6
辛世俊,李琳.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众价值观问题研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1):79-84.
7
邓泉国.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实践价值——十年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评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2(5):8-10.
8
常楷.
新全球化时代解决社会冲突的理念展望[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2):58-61.
9
田芳.
从生态危机反思人类的生存困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0
胡道光.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下的清洁生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66-67.
1
黄力之.
论文化哲学的可能性[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6(1):4-14.
被引量:4
2
段俊平.
跟羊倌学领导力[J]
.决策,2011(12):72-72.
3
王思斌(主持人),夏学銮(主持人).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 第三讲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J]
.社会工作,2008(5):42-45.
被引量:6
4
林贻瑞.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的用人思想[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4):56-59.
被引量:1
5
莫晓羱.
人·动物·家庭[J]
.社会,1981,1(0):77-78.
6
曾昭伟.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理念[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8):43-45.
被引量:4
7
杨存虎.
以人为本及其现实价值的哲学思考[J]
.消费导刊,2008,0(20):207-208.
被引量:1
8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理念[J]
.晋阳学刊,2001(6):14-19.
9
龚敏.
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2):71-73.
10
惠芳.
学习型组织理论:关于组织发展的一种哲学[J]
.时代人物,2008,0(2):47-48.
被引量: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