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附100例报告)
被引量:2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162-162,共1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arsity(medic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6
-
1李惠新.浅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 被引量:7
-
2刘成亮,杨廷侠.警惕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报,2005,2(6):100-101. 被引量:4
-
3张明雄,黄健.头孢曲松/舒巴坦钠注射液致精神障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3):199-200. 被引量:8
-
4蒋潇潇.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国药房,2004,15(8):495-497. 被引量:54
-
5张鲜利,王小虹.头孢曲松钠静滴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1):68-68. 被引量:10
-
6曾洪辉,王勇,汤佩莲.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79-1280. 被引量:8
-
7高颖,刘有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9):125-125. 被引量:7
-
8邓云峰,陈丽芳.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307例分析[J].天津药学,2007,19(1):33-35. 被引量:17
-
9刘玉丽.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同品种的不良反应[J].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44-1245. 被引量:3
-
10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9-480.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李云.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2):714-715.
-
2陈领弟,白学敏,姜溯彭.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66-368. 被引量:9
-
3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8):51-51. 被引量:16
-
4吴经云.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173-174. 被引量:2
-
5唐钦春,梁如梅.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21-122. 被引量:23
-
6刘志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84-85. 被引量:4
-
7上官路.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251-252. 被引量:4
-
8赵继玲.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129-130. 被引量:9
-
9王建英,叶延程,王金凤.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417-2418. 被引量:2
-
10吴楣,陈媛.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47-49. 被引量:3
-
1沈建浙.2010-2012年我院药房头孢菌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4):76-77. 被引量:1
-
2潘启超.头孢菌类的现况与发展[J].广东药学,1998,8(3):1-4.
-
3王晓红,苏戈.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3):8309-8309. 被引量:1
-
4李婉.浅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外医疗,2008,27(35):70-70. 被引量:4
-
5杨孟明.我院药房抗生素使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85-286.
-
6苏荣.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研究与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447-447. 被引量:4
-
7扈学琴,马香玉.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北方药学,2012,9(2):86-86. 被引量:2
-
8李晓敏.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6). 被引量:1
-
9谭远文.2004~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08,8(3):68-69. 被引量:1
-
10邓雪蔚,李晋,杨兆斌.成都地区头孢菌素类药物市场调研[J].中国新药杂志,1995,4(6):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