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女性受众的收视习惯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电视女性受众在收视习惯上与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依旧潜伏着男女并未真正实现平等和女性在精神领域依旧存在被压迫和被歧视的社会现实,本文对这些现象和原因进行探究。
作者
易立晖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3,共2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女性受众
收视习惯
弱势女子心态
边缘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 2003[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34.
2
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221.
3
张艳红.
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J]
.当代传播,2004(1):57-5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美学景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5):42-5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8
1
苏常,杨雅琼.
“超级女声热”的“冷”思考——对《超级女声》的批判性解读[J]
.新闻知识,2005(9):78-80.
被引量:1
2
卜卫.
中国大陆媒介与性别/妇女研究回顾与分析(1995-2005)[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4):78-89.
被引量:19
3
黄荣.
媒体在性别消费中的自我迷失——泛读2010年上半年《瑞丽·裳》电子杂志[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2):38-39.
4
徐珺,史兴松.
性别化身份重构与外语学习关系之研究[J]
.中国外语,2011,8(6):70-76.
被引量:2
5
赵弘.
大众传媒下的女性形象[J]
.新闻论坛,2014,28(6):77-78.
6
时贵仁,付筱娜.
从后结构主义解读《斯通家史札记》中女性身份的变化与建构[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7(3):79-83.
被引量:1
7
卜卫.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理论旅行”与地方知识生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9):55-74.
被引量:9
8
张艳红.
女权主义受众理论的中国化思考[J]
.当代传播,2004(3):63-6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6
1
谭英.
农村公民人文科学素养的电视信息传播导向研究——从农民的视角[J]
.科普研究,2007,2(1):30-35.
被引量:8
2
李楠楠.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
.东南传播,2007(8):106-107.
被引量:52
3
金志成,周象贤.
受众卷入及其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54-162.
被引量:45
4
黄会林,王韵,蒋文倩.
电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影响的调研与思考(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1):123-127.
被引量:8
5
王新中.
当代青年审美趋向初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1):157-158.
被引量:3
6
陈锡钧,禹卫华.
网络新闻媒体之受众研究方法探讨[J]
.新闻爱好者,2007(2):59-60.
被引量:1
7
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
大众传播对农村青少年世界观的正面影响[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61-62.
被引量:6
8
流行娱乐节目收视心理研究——以“超级女声”的实证分析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63-64.
被引量:3
9
王晓华,严丽娜.
决定受众选择互联网的因素研究——对权衡需求理论的再检验[J]
.国际新闻界,2007,29(3):50-53.
被引量:8
10
王燕星.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J]
.当代传播,2007(2):63-6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王华.
2007年中国大陆受众研究综述[J]
.新闻传播,2008(4):26-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孙秋云.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三十年浅论——基于社会学视野下的分析与解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66-71.
被引量:1
2
贾文敬.
阶层线性模型在大众传播学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123-124.
3
沐利芸.
浅析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女性收视习惯[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3):49-50.
4
刘艳.
新疆受众研究三十年发展脉络分析——基于1987年至2016年CNKI期刊论文的实证研究[J]
.今传媒,2018,26(1):57-59.
1
崔晶炜.
从内容到形式——浅谈网络对电视传播的影响[J]
.电视研究,2002(2):62-63.
被引量:3
2
陈洛英.
男女视野不一样[J]
.科海故事博览,2011(11):67-67.
3
张进斌.
定位、品牌、延伸——浅谈打造地方电视台的软实力[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5):30-31.
4
宋鹏飞.
新媒体时代电视栏目的成功之道[J]
.市场研究,2016(7):15-16.
5
余胜群.
基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分析[J]
.现代企业文化,2015,0(17):111-112.
6
丁勇.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若干思考[J]
.对外传播,2010(7):34-35.
7
彭维奇.
简论城市电视台的节目编排[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5):117-117.
8
张琴.
民生新闻潜伏的危机和对策[J]
.视听纵横,2006(5):43-45.
9
霍晓娟.
非亲子节目《闪亮的爸爸》展现新思路[J]
.广告导报,2015,0(9):109-110.
10
贺师尧.
“先生”不分男女[J]
.小学语文教师,2009(5):62-62.
当代传播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