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裂叶荆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植物名称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folia(Benth.)Briq.],又称假苏、四棱杆蒿。2材料类别种子无菌萌发苗的叶和茎段。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不定芽诱导和分化培养基:
作者
王英娟
赵宇玮
贾敬芬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2-332,共1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082)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06JK176)。
关键词
裂叶荆芥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分化培养基
种子萌发
不定芽诱导
植物名称
无菌萌发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 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491~2754.
2
李栓.荆芥药性质疑[J].河南中医,1986,6(6):44-44.
被引量:3
3
袁久荣,丁作超,袁浩,周方敏.
荆芥的本草考证[J]
.中药材,1996,19(5):258-260.
被引量:19
4
张丽,冯有龙,丁安伟.
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药材,2001,24(3):183-184.
被引量:26
5
郑虎占等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第6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625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3
(清)黄爽,.神农本草经[M]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4
1
魏燚,陈佳杰,刘建,任红敏,何运转,刘廷辉.
27种除草剂对荆芥安全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64-69.
被引量:1
2
石娟,王军宪.
鹿衔草化学成分的再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1):37-38.
被引量:24
3
张丽,包贝华,丁安伟.
荆芥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438-440.
被引量:6
4
周丽娜.
荆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5-1935.
被引量:38
5
李军晖,曾南,沈映君.
荆芥的药理作用[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3):133-136.
被引量:34
6
张丽,包贝华,严辉,丁安伟.
荆芥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5,26(8):34-35.
7
周伯庭,李新中,徐平声.
华紫珠化学成分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695-696.
被引量:23
8
臧林泉,胡枫,韦敏,王乃平,韦锦斌.
荆芥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06,29(4):60-62.
被引量:26
9
申向荣,张德志.
枳椇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6):594-595.
被引量:18
10
方明月,康文艺,姬志强,王金梅.
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551-1552.
被引量:19
1
魏志华,王新民.
裂叶荆芥GAP栽培技术规程[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156-157.
被引量:1
2
刘吉升,谭武贤,陈刚,李玲.
古代稀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258-258.
3
汪红梅,罗鸣.
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2850-2851.
被引量:5
4
李明军,王凤娟,张晓丽,张楠,李翔,邓丽,孙瑞斌.
航天搭载的怀地黄种子无菌萌发及试管苗快繁[J]
.核农学报,2009,23(2):274-278.
被引量:5
5
周辉明,尚伟,陈燕,陈芝华,邓正龙,周建金.
国兰无菌萌发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0):56-57.
被引量:6
6
李雨晴,杨嘉伟,王康才,梁永富,陈红丽,徐益祥,夏天爽.
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253-255.
被引量:25
7
马丹,杨柏云.
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9):78-80.
被引量:1
8
叶静,郑晓君,管常东,牛芸,马海英.
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422-425.
被引量:40
9
张武凡,刘红霞.
兰科植物种子表面消毒方法及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235-238.
被引量:4
10
路正营,李俊玲,尹国,孟雪晨,贾文章,宋加杰.
氮肥施用方法对荆芥产量以及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6):38-41.
被引量:1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