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85-186,共2页
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参考文献5
-
1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余飞颖,许国章,张丹丹,杨介者.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性行为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181-182. 被引量:70
-
2马迎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61-264. 被引量:25
-
3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4.
-
4陈芳.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92-493. 被引量:7
-
5宋玉梅,徐刚,黄芬,朱正平,叶冬青.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374-376.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曾阳,常春,吕姿之,高源.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20-23. 被引量:31
-
2潘绥铭 曾静.全国大学生的异性交往[N].中国青年报,1997/37/4. 被引量:1
-
3Jenny KY. Vietnames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HIV/AIDS. J Am Coll Health, 1998,47(1) :37- 42. 被引量:1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译.性教育与爱滋病预防教师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1. 被引量:1
-
5Siegal D. AID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mong intercity. Josh,1991,64(64). 被引量:1
-
6李爱兰,李立明,张于成,王爱珍.北京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及性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6):545-546. 被引量:48
-
7王书梅,黄敬亨,王礼康.上海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172-173. 被引量:27
-
8曾武,颜萍萍,陈舸,严延生.福建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0,34(2):194-196. 被引量:18
-
9罗军民,饶珉,张岚.认识误区是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大障碍[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3):177-178. 被引量:16
-
10马渝根,潘小平,戴静,李绍兴,廖菁,林昭春,万绍平,都尧光,郝康琳,谢佑春,秦光辉.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四川省内江市城区示范社区“组织运作参与”模式[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41-144.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145
-
1李延军.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2):103-107. 被引量:6
-
2王雁,齐建国.高等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课程设置[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3-37. 被引量:2
-
3杜鹃,任兴全,胡淼,白雪松,冯磊,鲍捷.在校医学生预防性病知识现状与教育需求调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28(2):69-71. 被引量:1
-
4轩志东,崔永生,莫风敏.某综合性大学研究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2):5-7. 被引量:1
-
5陈玉恒,李小波,侯万里,王红,何艳,刘印芳,李倩.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3):187-189.
-
6杨富强.中等卫生专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35-636. 被引量:5
-
7赵伟明,崔美欣,徐文静.医学中专生AIDS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75-376. 被引量:4
-
8彭爱青,申玉丽,张彩平.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1):7-9. 被引量:5
-
9何忠虎,季成叶,张冰.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基线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03-804. 被引量:6
-
10朱广荣,李敬文.某医学院校低年级本科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性科学,2006,15(1):8-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
-
1沈理笑,黄红,蔡泳,施榕.职业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167-169. 被引量:16
-
2傅欢红.HIV感染患者妊娠晚期引产的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2):350-351. 被引量:4
-
3王治伦,晏治碧,刘原杰,李廷荣,陈思源,黄成瑜,吴笛,徐明华,姚世惠,肖文秀,华欣.2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方案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4):1544-1545. 被引量:2
-
4刘宝花,王培玉,吕姿之,张桂芝,张华明,钮文异,高源.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23. 被引量:35
-
5张美英.某校专科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2):177-177. 被引量:3
-
6李红娇,林静.在大学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医,2007,21(4):471-472. 被引量:11
-
7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被引量:24
-
8崔效辉,晏凤鸣.“生殖健康与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基线调查报告[J].西北人口,2008,29(1):77-80. 被引量:2
-
9王晓芸.循证护理在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8,22(2):201-202. 被引量:6
-
10张可,福燕.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附5例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15-17.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3
-
1吴蓓蓓,张志平,金晓红.循证管理在艾滋病职业防护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3):14-14. 被引量:3
-
2施春平,万苏闽.循证护理在门诊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9,23(1):117-117. 被引量:1
-
3崔鹂,冯海欢.某公共卫生学院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效果定性评价及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8):1501-15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方林,吴家莲,黄小琴,潘勇,万毅.监管场所被羁押人员HIV检测与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27-528. 被引量:3
-
2张晔,张波,玛依莎,孙涛.新疆兵团第八师2006-2010年监管场所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12):944-946.
-
3陈彩香,黄水英.循证护理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治疗指导中的应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5):56-58. 被引量:7
-
4银万栋,张蓬,王龙云.甘肃省张掖市监管场所7599名羁押人员HIV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5):534-535. 被引量:2
-
5张月钟,朱子晴,孙瀚宸,向玲慧,温廷玉,陶玲,唐瑶,尹逊强,武越.国内外初中生性教育研究现状[J].中国性科学,2021,30(6):144-147. 被引量:3
-
1钱伯建,耿柳娜.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3):60-63. 被引量:13
-
2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2005-2007年)的通知[J].云南教育(视界),2005,0(5):25-27.
-
3夏冬柏.应该重视对少年儿童进行生活技能教育[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69-70. 被引量:5
-
4中国(辽宁)艾滋病预防青少年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班在沈阳举行[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9):64-64.
-
5刘侠,周卫凤.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497-498. 被引量:7
-
6于国玲,史立宁,李慧智.济南市县城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9):41-42. 被引量:30
-
7赵淑英.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及重要信息[J].科技园地,2004(3):38-38.
-
8魏少敏.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多元整合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信息,2009(32):203-203.
-
9泰国中小学如何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6(7):148-148.
-
10骆媛.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撑起学校德育新天地[J].启迪与智慧(中),2013(4):7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