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迅与尼采——哲学思想关系论纲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鲁迅研究之中,对于鲁迅与尼采之间思想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暖昧含混的状态。很多人都发现了鲁迅文学世界中的尼采式精神,甚至将其默认为鲁迅思想性格的重要构成,但是,却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五四时期,刘半农说鲁迅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自己也认可这种评价。在鲁迅逝世不久,上海文坛曾围绕着鲁迅杂文与思想展开讨论。唐驶在《鲁迅风》刊号上发表《鲁迅的杂文》一文,文章认为,“鲁迅是由稽康的愤世,尼采的超人,配合着进化论,进而至于阶级的革命论的”。这种观点获得了巴人的认同。他在《鲁迅与高尔基》一文中认为,
作者 王学谦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唐驶.《鲁迅的杂文》[J].鲁迅风周刊(上海),1939,. 被引量:1
  • 2《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0页. 被引量:1
  • 3王任叔.《鲁迅与高尔基》 被引量:1
  • 4王元化.《鲁迅与尼采》 被引量:1
  • 5王元化.《鲁迅与尼采》,《吃人与礼教》,河北教育出版社,第64页. 被引量:1
  • 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208页. 被引量:6
  • 7闵抗生..鲁迅的创作与尼采的箴言[M],1996.
  • 8殷克琪著,洪天富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6.
  • 9王学谦.青年鲁迅的生命世界观结构及其文化类型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231-250. 被引量:8
  • 10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A].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7-8、9-12页. 被引量:6
  • 2[美]梯利著 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被引量:7
  • 3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13
  • 4鲁迅.《鲁迅全集》(10),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50页;第185页;第232页;第273页. 被引量:1
  • 5汪晖.《绝望之后—<无地彷徨>自序》,《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0页. 被引量:1
  • 6钱理群.《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被引量:1
  • 7李泽厚.《论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被引量:4
  • 8[美]威尔·杜兰特(金发燊译).《哲学的故事》(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44页;第98页. 被引量:1
  • 9鲁迅.《鲁迅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46页. 被引量:1
  • 10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注释10》,《鲁迅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4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