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大运河漕运与北京的关系看淮安城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因其地理位置,北京在元以后而成为都城。周边地区经济实力脆弱,使得漕运成为京城接济的重要方面。淮安因其在运河中的地理位置,一直成为漕盐转运的重要枢钮。
作者
尹钧科
机构地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北京
漕运
大运河
淮安
分类号
K29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1
《金史》卷96《梁襄传》.
被引量:3
2
《元史》卷119《霸突鲁传》.
被引量:3
3
《文献通考》卷25《国用三·漕运》.
被引量:2
4
《汉书》卷40《张良传》.
被引量:2
5
《日下旧闻考》卷117《蓟州四》.
被引量:2
6
《元史》卷93《食货志一》.
被引量:3
7
《日下旧闻考》卷89《郊埛》.
被引量:2
8
.《明史》卷73《职官志二》[M].,..
被引量:5
9
《明史》卷79《食货志三》.
被引量:2
10
《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7年.3360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8
1
黎小龙.
明代西南总督与民族社会冲突调控[J]
.民族研究,2005(4):65-73.
被引量:2
2
尹钧科.
从漕运与北京的关系看淮安城的历史地位[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16(2):6-8.
被引量:1
3
陈桦.
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J]
.学术月刊,2007,39(12):120-128.
被引量:8
4
陈喜波,韩光辉.
试析金代中都路城市群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1):25-33.
被引量:2
5
张国安.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J]
.法学评论,2009,27(2):149-153.
被引量:32
6
陈瑞.
元代安徽地区的重农措施及其实践[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3):29-34.
7
成一农.
北京:从一方都会到中华帝都[J]
.江汉论坛,2012(1):23-27.
被引量:1
8
张建明.
治理监督机构监督懈怠的路径和对策[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0(2):38-44.
同被引文献
57
1
柴静.
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J]
.安徽史学,2000(1):33-37.
被引量:4
2
王娜.
从饮食习俗透视淮安人的文化性格[J]
.黑龙江史志,2010(13).
被引量:1
3
王鑫义.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5):3-7.
被引量:2
4
刘彦威.
宋代对粮食的管理[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7-12.
被引量:2
5
吴佳新.
宋代淮南地区城镇的发展与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4):113-114.
被引量:1
6
于海根.
简论宋太宗淮盐政策的六次变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1):46-47.
被引量:2
7
王永谦.
关于隋代通济渠入泗入淮问题考辩[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6(0):30-35.
被引量:4
8
朱玉龙.
汴河对安徽淮北地区的影响[J]
.安徽史学,1985(2):71-78.
被引量:2
9
崔思棣.
江淮地区圩田初探[J]
.安徽史学,1984(6):19-22.
被引量:13
10
佟春林.
论南宋初期的利农政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17(2):25-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张勇.
两宋江淮地区经济开发史研究综述[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43-148.
被引量:2
2
顾建国,范新阳.
“大运河”称谓的历时性考察[J]
.社会科学战线,2010(2):120-127.
被引量:4
3
刘士林,刘新静.
江南文化资源的类型及其阐释[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5):37-44.
被引量:13
4
许加明.
淮安区域文化心理中的优性成分探析[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22(6):14-17.
5
关向峰.
淮安漕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译介[J]
.高教学刊,2016,2(19):242-2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龙雨,胡迪.
再论淮扬运河历史变迁[J]
.运河学研究,2022(1):79-97.
2
郑诗民,曹磊,霍艳虹.
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J]
.古建园林技术,2021,23(4):57-62.
被引量:2
3
朱海风.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命名的思考与建议[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1-8.
被引量:3
4
张兴龙.
长三角城市群物质文化资源的理论阐释[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4):22-27.
被引量:1
5
王丽歌.
战争与两宋淮南地区人地关系的变迁[J]
.农业考古,2015,0(4):111-117.
6
崔名芳,朱建华.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制瓷工艺与技术起源探讨[J]
.中国陶瓷工业,2020,27(1):35-40.
被引量:4
7
朱逸宁,苏晓静.
“文学之都”的历史源流与建设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J]
.中国名城,2020(6):63-69.
被引量:3
8
陈习刚.
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2):1-21.
被引量:2
9
顾美雯.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挖掘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5):41-45.
被引量:34
10
张羽清,徐媛媛,周武忠.
基于江南文化的乡村景观评价研究[J]
.世界农业,2021(6):92-99.
被引量:11
1
陈宁骏.
大运河漕运的兴衰[J]
.文史春秋,2007(3):35-38.
被引量:7
2
吴海涛.
元明清政府决策与淮河问题的产生[J]
.安徽史学,2012(4):111-116.
被引量:2
3
林立,魏成德.
攻克淮安城[J]
.武汉文史资料,2005(7):9-11.
4
荀德麟.
周恩来同志与故乡淮阴[J]
.江苏地方志,1998(1):12-14.
5
王骅书.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的思想与风范[J]
.历史教学问题,2007(3):87-89.
6
徐海明,胡凌轩.
花街印象 这里有另一种时间[J]
.名城绘,2015,0(6):24-29.
7
薛园,秦九凤.
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J]
.党史纵览,2007(3):42-45.
8
高建平.
天官地巷的修笔铺[J]
.名城绘,2016,0(2):76-77.
9
秦九凤.
周恩来和他的表姐龚志如[J]
.党史纵览,2016,0(3):12-13.
10
杨海林.
多子巷[J]
.名城绘,2015,0(3):90-90.
学海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