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序:“中+名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古文献中方位词“中”和名词结合一般是放在名词后,但是也有很多放在名词前的。这种“中+名词”的特殊语序主要出现在《诗经》中,如:
作者
刘晓梅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名词
语序
汉语
《诗经》
方位词
古文献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张世禄.
先秦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1):59-64.
被引量:17
2
向日征著..吉卫苗语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258.
3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编..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301.
共引文献
16
1
付宁.
《管子》中方位词研究[J]
.管子学刊,2008(3):12-15.
被引量:2
2
董志翘.
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89-96.
被引量:6
3
谢刚,唐韵.
《三遂平妖传》方位词“上”的语法功能[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9):91-93.
被引量:1
4
徐建玲.
浅析中日谚语中方位词“上”、“下”的语法功能[J]
.考试周刊,2011(75):125-126.
5
张金平,杨海峰.
《孟子》方位词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6):101-104.
6
薛芹.
《庄子》中的方位词研究[J]
.北方文学(下),2012(3):75-76.
7
刘艳红.
方位词定义与归属考议[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4):24-26.
8
陈春雷,刘增库.
中古汉语基本方位词语义研究——以中古诗歌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2013,27(4):89-94.
9
雷黎明.
楚竹书方位词及其新见词义与先民的思维观念意识[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150-154.
被引量:2
10
陈淑萍.
汉魏六朝诗歌中方位词的句法功能[J]
.池州学院学报,2013,27(5):90-93.
同被引文献
14
1
储泽祥.
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
.古汉语研究,1996(1):58-62.
被引量:32
2
洪波.
兼指代词的原始句法功能研究[J]
.古汉语研究,1991(1):35-43.
被引量:18
3
江蓝生.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4):291-301.
被引量:116
4
殷国光,朱淑华.
《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4):55-61.
被引量:8
5
吴辛丑.
试论上古汉语中的“谓+主”格式问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56.
被引量:2
6
张鹏飞.
《诗经》篇题的“缩略”组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51-56.
被引量:2
7
刘晓梅.
从认知角度看方位成分“里”的语法化[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4):180-184.
被引量:6
8
史维国.
先秦汉语一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J]
.求是学刊,2011,38(4):136-140.
被引量:2
9
陈鹏录.
“状语后置”说质疑[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1):54-56.
被引量:2
10
刘光明.
《晋诗》方位词使用情况考察[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5):73-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史维国.
先秦汉语一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J]
.求是学刊,2011,38(4):136-140.
被引量:2
2
张鹏飞.
《诗经》倒装表达的语用动因[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136-143.
被引量:3
3
刘光明.
唐诗方位词使用情况考察[J]
.池州学院学报,2023,37(5):71-76.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旭.
系统观和标记论背景下的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评史维国《先秦汉语方所标记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6,36(3):155-157.
2
张鹏飞.
《诗经》倒装表达的语用动因[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136-143.
被引量:3
3
钟家利.
类型学视角下上古汉语代词宾语前置的再认识[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03-111.
4
陈春雷.
唐诗方位短语及其语法功能[J]
.现代语文,2023(10):41-46.
5
李武伟.
《诗经》中OV语序的地域分布及语体考察[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39(5):54-58.
1
杨凤仙.
古汉语“言说类”动词的演变规律之探析[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145-154.
被引量:1
2
善忠.
从“对话”一词的词义发展说起[J]
.临沂师专学报,1988,22(2):97-100.
3
邹秋珍,胡伟.
上古汉语中“我”“吾”之比较——兼谈单音词研究的五个平面[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171-175.
被引量:2
4
张金霞.
古文字研究与古典文献阅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3):127-133.
5
胡伟,张玉金.
上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五平面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0(8):127-130.
被引量:3
6
李烨.
“盈”和“满”在上古的演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2):62-63.
被引量:1
7
杜玉镇.
《韩非子》“之”字代词用法分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2):52-53.
8
杨凤仙,肖潇.
上古“告诉类”动词词义系统研究[J]
.华夏文化论坛,2013(2):199-205.
9
陈荣军,叶正渤.
《诗》“无自暱焉”考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5):92-94.
被引量:1
10
刘晓静.
上古汉语“红”的语义场研究及其历时演变[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1):72-74.
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