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和日本作为隔海相望的东亚邻国,有许多相通之处。日本之所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他成功的公民道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日本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原则,希望对提高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
陈文斌
刘学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科技信息》
2006年第11X期16-16,182,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意识
学校德育
价值观念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张铁勇.
发达国家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经验与启示[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2):50-52.
被引量:5
2
刘晓雄.
世界一些国家德育实施情况比较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4):83-85.
被引量:2
3
吴绍琪,李志,梁建春.
国外学校德育的经验及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11-11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赵立英,喻峰.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
.外国教育研究,1998(6):46-50.
被引量:11
2
调研组.美国中学学生的品德教育[R].纽约:驻美纽约总领事馆,2000.
被引量:1
3
[英]A·乔西 著,安徽大学外语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李光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被引量:1
4
郑永廷.
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1999(3):10-12.
被引量:9
5
肖巍.
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9(2):94-100.
被引量:16
6
梁丽萍.
美国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
.青年教师导报,2000(5):4-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6
1
李世平.
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2007(7):69-72.
被引量:3
2
宋玉忠,孙淑秋.
论日韩两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相似性及其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102-105.
3
孙淑秋,宋玉忠.
日本和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相似性及其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3):135-138.
被引量:4
4
张颖.
美国高校德育特点对我国应用型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J]
.管理观察,2010(32):107-108.
5
陈进.
西藏高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J]
.思想教育研究,2012(7):92-95.
被引量:4
6
易大寨,温广林.
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应正确处理“三个关系”[J]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5,0(5):34-36.
同被引文献
4
1
秦树理.
国外公民教育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3):14-17.
被引量:16
2
官珂.当代中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6):18-26.
被引量:1
3
唐秀美.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特殊作用的研究范大学,2006,(4):5.
被引量:1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01-10-24sina.eom.cn/c/2001-10-24/385297.html.[D].南京师http://news.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苗丽.
中日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之比较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11-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文博.
中日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15):348-349.
1
刘鼎,王洪斌.
奇迹背后的隐性作用力——论教育对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作用[J]
.衡水学院学报,2005,7(3):58-60.
被引量:1
2
张丽范.
历史教学应注重国情教育与民族素质的培养[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3):56-56.
3
杨舒涵.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效能的思考[J]
.青年与社会,2014(6):155-155.
4
刘晓丹.
浅析中日婚恋观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影响因素[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20-21.
被引量:1
5
袁银传,王苏琪.
中日大学德育之比较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77-79.
被引量:6
6
郭建荣.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8(3):18-20.
被引量:9
7
张家勇.
日本人坚守的教育原则[J]
.平安校园,2016,0(5):78-79.
8
郭变英.
浅议教育发展问题[J]
.前进,1999,0(8):28-28.
9
林丽花.
“巴学园”中的幸福教育[J]
.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08,0(9):61-62.
10
傅林.
拿来与创新——中日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的比较[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76-81.
科技信息
2006年 第1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