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先知——严复自由观的法理解读 被引量:8

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先知——严复自由观的法理解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严复认为,自由是“生人所不可不由之公理”,中西文化的差异就在于“自由与不自由”。他将自由意译为“群己权界”,其要义不仅在确认个人之间私权的边界,而重在区分公域与私域、国家公权力与个体私权利之间的权界,强调“小己自由”权利高于国家权力,非他人和治国者所可过问。他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论断的那样主张“己轻国重”,将个人自由作为服务国家目的的手段;而是区分了两种国家(对内的统治主体和对外的国际法的主体)和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国家对外独立自主和个人私域的自由),主张在对外面临异族侵略时要以“国群自由”为重;而对内则要反抗专制的国家暴力统治,力争“小己自由”,总体上主张自由为本,“人人皆有行己之自由”。所以严复早期的自由主义思想并非以儒家伦理和以国家权力为本位,而是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兼顾“国群”。他提出的“自由为本,民主为用”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的重要意义。 Yan Fu considered that "freedom is a self- evident truth"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as "free or not free". He translated the term "freedom" into Chinese as "the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individual" to differentiated public sphere and private sphere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state's public authority and individual rights. He claimed that "public freedom should prevail when faced with align invasion and individual freedom should prevail otherwise." His early idea of freedom emphasizes individual rights and has long- reach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s.
作者 郭道晖
机构地区 中国法学会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共11页 China Leg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6

  • 1《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光绪四年六月十七日.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654页. 被引量:1
  • 2《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光绪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838页. 被引量:1
  • 3《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索引,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59-60页. 被引量:1
  • 4严复译.《法意》卷十,第5页按语. 被引量:1
  • 5严复译.《法意》卷十一,第3页按语,第45—46页按语. 被引量:1
  • 6严复译.《中国初次派遣驻英钦差大臣将起程离英》.孙应群,皮后峰编.《<严复集>补编》,第332—335页. 被引量:1
  • 7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A].王栻编.《严复集》第1册[C].中华书局,1986年.第166—167页. 被引量:10
  • 8严复.《论事变之极》.载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 被引量:1
  • 9严复著,胡伟希选注..论世变之亟 严复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75.
  • 10严复.《群己权界论·译者序》.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7

  • 1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1
  • 2《美对我汇率问题立场有所松动》,《参考消息》2005年5月29日. 被引量:30
  • 3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7,438页. 被引量:23
  • 4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的溯源及研究述评》[EB/OL].http.//www.cc.org. 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3735,2006—1—13. 被引量:1
  • 5.《民政部公布第三季度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9月30日)[EB/OL].广东民政信息网http://www,gdmz.gov.cn,2005—10—25. 被引量:1
  • 6谢瑞智.《宪法大辞典》增订三版[M].台湾千华出版社,1993年.附录二,第556页. 被引量:1
  • 7.《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EB/OL].中文论文中心http://www.wenlun.com/lwcs/article.asp?id=7291,2006-1-13. 被引量:1
  • 8.新华网联合国6月23日电,记者刘历彬报道:《59届联大与公民社会团体举行首次对话会议》[EB/OL].http://news.yninfo.com/guoji/yaowen/2005/6/1119575500_31,2006—1—13. 被引量:1
  • 9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安南希望联合国与“公民社会”加强对话》[EB/OL].http ://www. un. 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 asp? newsID = 1844,2006-1-13. 被引量:1
  • 10[瑞士]胜雅律 沈宗灵 王晨光编.《从有限的人权概念到普遍的人权概念—人权的两个阶段》[A].沈宗灵、王晨光编.《比较法学的新动向》[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第142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8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