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道教既是道教思想发展的高峰期,也是道教思想的转型期。本文以唐末道教思想家杜光庭为例来说明,道教正是以“道”为基点,努力融合儒佛道三教的思想,提升道教的哲学理论思维水平,才建构起富有特色的道教理论,从而推动了唐宋时期道教思想的发展与转型的。
作者
孙亦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4,共6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唐代道教
杜光庭
融合
儒佛道三教
影响
分类号
B95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孙亦平.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J]
.世界宗教研究,2001(2):65-73.
被引量:5
2
洪修平著..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33.
3
[韩]崔珍皙著.《成玄英的"理学"和宋明"理学"》.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被引量:1
4
李大华著.《杜光庭宗教认识论初探-兼论与宋明理学之关系》.黄海德等主编.《道教研究》第一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李娟.
浅议净明道真践实履的道德修养方法[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24-26.
2
刘永海,许伟.
从元代道教史籍看道教的三教圆融思想[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2):214-221.
3
李险峰.
论华山神话传说主题的兼容性特征[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53-56.
4
郭武.
略说“净明”之来历[J]
.中国道教,2003(3):39-41.
同被引文献
20
1
彭琦.
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J]
.北京社会科学,1999(2):65-71.
被引量:7
2
黄心川.
“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J]
.哲学研究,1998(8):25-31.
被引量:21
3
严耀中.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J]
.历史教学,2002(11):5-10.
被引量:30
4
[日]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被引量:10
5
道藏[Z].1988,(22).
被引量:2
6
余英时.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A].士与中国文化[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7
僧韦占.弘明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被引量:1
8
道宣.广弘明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被引量:1
9
[日].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观·序[A].
被引量:1
10
[日].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卷五十[C].台北:华字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玉璞.
宋前儒佛道三教关系述论[J]
.齐鲁学刊,2011(2):11-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玉璞.
宋代“三教合一”思潮述论[J]
.孔子研究,2011(5):107-116.
被引量:12
2
张玉璞.
三教融摄与宋代士人的迁谪心态——以苏轼为中心的考察[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2):92-103.
被引量:1
1
许抗生.
法道而行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J]
.中国道教,2011(5):41-44.
2
许莺.
儒道佛三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与心性修养的关怀[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74-175.
被引量:2
3
洪修平.
三家互补的现代意义[J]
.探索与争鸣,1997(12):42-43.
被引量:1
4
洪修平.
论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J]
.宗教学研究,2007(1):37-42.
被引量:6
5
洪修平.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J]
.江苏社会科学,2007(6):9-14.
被引量:3
6
圣凯.
论儒佛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J]
.佛学研究,2004(1):218-227.
被引量:4
7
洪修平.
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09(2):1-6.
被引量:2
8
胡永辉.
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内在精神的解读与创新——读洪修平教授《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74-176.
9
韩凤鸣.
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人学”本质——《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述评[J]
.南京社会科学,2012(8):153-156.
被引量:2
10
颜冲.
宋代居士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3):39-43.
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